首先說明,接下一周無更新。因為要上課上到六月底。換言之……這是摧殘人性的下半個月……
在《知者無畏》中出現的“百家爭鳴”這個概念有些……呃……有些讓人無語呢。好好的一群思想家硬是讓我寫成了一幫非人……好了,差不多了,反正早晚會寫到的,早點晚點都一樣。
所謂的百家爭鳴,簡單來說呢就是一場決定世界走向的非人間的爭鬥。參加者為諸子百家的“子”,而為了爭鳴而服務的,則是“士農工商”四族。士是爭鳴的管理監督者,農工商則是服務於爭鳴。農大多為了提供食宿,工多為修複因為戰鬥而破壞的建築,避免造成不良影響。商,自然是做買賣的了。
第一場百家爭鳴眾所周知是在秦朝時候,法家看似獲得了勝利,實際上卻是儒家的勝利。第二場百家爭鳴在十五世紀末期,商族的一人獲得了勝利。雖然說是計劃外的參賽者,但是卻還是被承認為了勝利者。第三場百家爭鳴就是殷家姐妹她們著手準備參加的,預計在番外篇的時間軸的十年後發生的爭鬥。
百家爭鳴的勝利者的確認條件是獲得“天命”。這“天命”即某件物品的碎片,可以依附在任何物體上。第一場爭鳴時,天命依附在帝王身上,第二場爭鳴時,天命是依附在了指南針上。第三場爭鳴時……
獲得“天命”的人,爭鳴已經成功了一半,最終目的是讓天命接受“子”的願望,隻有被“天命”認可,才能夠勝利。
每一次爭鳴,都會影響世界的走向……世界走向封建王朝,世界走向資本主義國家,接下來,世界應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