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兩人帶著兒子們到處遊曆,好不逍遙,兩個大點的孩子也很爭氣,黃裳將自己多年的武功彙聚在成冊,取名“九陰真經”,李秋水連說這名字取得大氣。逍遙派武功本就博大精深,黃裳卻也並不遜色,他的腦袋似乎天生就是用來鑽研武學的,自從知道李秋水手上的秘籍之後,更是被他研究出不少能補充的地方,夫妻二人的武功堪稱天下無雙。
三個孩子要學什麼武藝,兩人並沒有限製,都由他們自己決定。這些年巫行雲也生了一兒一女,仍嫌自己的孩子比師妹少,硬將大酋長的女兒當自己孩子養,刀白鳳越長越漂亮,李秋水也很是喜愛。
大理的局勢越來越難辨,楊義貞勢大,對擺夷族便不是很在意,他的那個姨娘也在後院鬥爭中香消玉殞,留下一個與刀白鳳年紀相仿的女孩被偷偷帶到擺夷族教養。大酋長本來不想趟這趟渾水,奈何那女孩的外祖父是為族中立過功的,百般求他,隻好應了,卻也告誡他不要對任何人說起這女孩的來曆,隻說這是酋長在外麵認得義女,取名刀彩鳳。那人千恩萬謝走了,從此以後再不敢提有關女兒的任何事情。
宋神宗元豐三年,楊義貞殺大理國第十二世國王段廉義,改元德安,自號“廣安皇帝”,在位四個月,被高升泰起兵討滅,段廉義無子,因此高氏擁立其侄段壽輝。段壽輝即位後,該年,“日月交晦,星辰晝見”,段壽輝更以為“天變”,故在位僅一年,就出家為僧,禪位給堂弟、段思廉之孫段正明。
至此大理的亂局稍微有些好轉,誰知,擺夷族卻不得清淨,皇帝派人替他親弟提親,迎娶大酋長之女為正妻,還言到說大酋長之女與他弟弟鎮南王段正淳兩情相悅,實乃喜事,請大酋長成全。
聽聞此消息,大酋長很是憤怒,自己的女兒向來跟隨她二嬸行走江湖,溫婉大方何時跟皇家子弟兩情相悅?何況這幾年來她很少回家,這皇帝就算是看重擺夷族的勢力想要拉攏也不該如此信口雌黃敗壞女兒家的清譽。
聽聞前來提親的人中還有鎮南王,大酋長不敢怠慢,急忙帶著眾人前去迎接。隻是心中不滿臉色難免就有些奇怪,段正淳正是十幾歲的少年,溫婉如玉,相貌堂堂,看著也算是賞心悅目,不少大姑娘小媳婦都在竊竊私語,可在大酋長看來,這人完全配不上自家小女兒,還是李姑娘的那幾個孩子看著順眼。
段正淳一來就把姿態放得很低,一副乖女婿的樣子,大酋長刻意套話,這才知道,原來是刀彩鳳幾日前上街偶遇段正淳,兩人看對了眼,這才有了今日之事。大酋長暗道,真是什麼樣的娘養出什麼樣的女兒,看著眼前粉麵含春又不時偷瞄段正淳的刀彩鳳,大酋長真不知道說什麼好。自己從來沒想過那她做交易,還想著好好將她養大,為她找尋一個可靠的青年過日子,從沒虧待。可她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來擺夷族時早就能記事,如今還要跳入火坑,她死了沒事,可千萬不要帶累族人。
眼下人也見了,一直以來對外都說彩鳳是自己的女兒,難不成此時說她不是自己的女兒阻了這婚事?雖然擺夷族勢大,可也不能隨意得罪皇帝,聽說這段正淳就是個貪花好色的,自命風流的站在那裏,拿什麼搪塞人家,族裏人都知道白鳳是自己的女兒,隻怕到時候可是要把鳳兒搭進去,罷了,應下這親事就是,彩鳳能活到現在也是她自己聰明伶俐,想來也不會蠢的沒事到處宣揚自己的身世。
段正淳自恃皇族,這門親事大酋長自然不敢推辭,隻是臉色難看估計是舍不得女兒,他也不以為意,有禮有節下聘納證。定好吉日,再來迎娶,這期間更是跟刀彩鳳眉目傳情,看的大酋長眉頭隻跳,好幸苦才忍住打人的衝動。
待眾人走後,大酋長夫婦將刀彩鳳帶進房間,三人說了些什麼沒人知道,眾人隻當是父親舍不得女兒,故此多說了幾句。從此之後擺夷族上下都稱刀彩鳳為大小姐,刀白鳳為二小姐。
半月之後,段正淳帶著人吹吹打打將刀彩鳳迎進鎮南王府,刀彩鳳心中歡喜,頂著大酋長的女兒身份,娘家勢大,婆家不敢為難;得嫁有情郎,又能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比起娘親自己正是一步登天,這輩子也無憾。隻是段正淳略略有些遺憾,早就聽說刀家二小姐更是美貌,原本以為這次迎親能夠見到,可惜還是落空,不過看著眼前美貌的女子,身著喜服,眉目含情,水汪汪的眼睛看著他,又瞬間軟化,愛憐不已,將二小姐忘在腦後,若是刀彩鳳知道她的良人新婚之夜的心聲,不知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