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大興安嶺西側,是中國最大的草原,也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這令人神往的景色,是呼倫貝草原的真實寫照。藍天白雲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鮮花處處,蒙古包星星點點;牛羊互相追逐,牧人舉鞭歌唱,寧靜安詳而又生機勃勃,這景象好似一幅絢麗的畫卷。這裏還有500多個湖泊星羅棋布,300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遼闊無邊的草原就像一塊天工織就的綠色巨毯,因此,這裏被讚譽為“北國碧玉”。
關於呼倫貝爾草原名稱的由來,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很久以前草原上出現了惡魔,他四處破壞牧場,殺死牲畜,牧民們被迫在草原上四處遷徙,苦不堪言。這一天傍晚,雨後初晴,天邊出現了彩虹,牧民們正在蒙古包裏準備晚餐。這時,惡魔突然來襲,一時間天昏地暗,受驚的牛羊四處逃竄。蒙古族部落有兩個勇士——呼倫和貝爾兄弟,他們跨上戰馬與惡魔拚殺,最終趕走了惡魔。但是拚殺之後,呼倫卻不見了。貝爾非常著急,於是四處尋找哥哥呼倫。忽然,他發現家裏的蒙古包旁有一朵罕見的小花,走近後仔細一聽,似乎還能聽到微弱的哭聲。貝爾明白了,一定是惡魔把呼倫哥哥變成了小花。貝爾把皮囊裏僅有的一點水澆在了花根上,霎時間,呼倫複活了,他們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正在他們開心的時候,惡魔竟然悄悄地回來了,草原上重又飛沙走石,大火熊熊。火借風勢,大片的草場被燒毀,牛羊四處奔逃。貝爾拉開神弓,向天空連射了三箭,頓時大雨傾盆,烈火被撲滅了,草原又複蘇了,牛羊也安靜了下來。惡魔眼見貝爾破解了自己的魔法,便衝過來想要殺死貝爾。呼倫見狀,他忽然跑到惡魔身後,揪下了惡魔帽子上的一顆綠色寶珠,然後把它吞進了口中。頃刻間,山崩地裂,呼倫倒地化成了一個浩蕩的大湖。失去寶珠的惡魔,化作一股青煙消失了。貝爾眼見自己的哥哥變成了湖泊,他悲痛欲絕,竟一把拉斷了神弓。不料一聲巨響,草原裂縫、塌陷,貝爾也化作一汪湖水。草原感激他們,就裂開了一條河,連通兩大湖,讓呼倫和貝爾兄弟能夠心心相連。人們為了紀念呼倫和貝爾,就將這兩個湖泊叫做呼倫湖和貝爾湖,把這片草原稱作呼倫貝爾草原。現在的呼倫湖和貝爾湖如同鑲嵌在大地上的兩顆明珠,滋潤著廣闊的草原。
【地理探秘】
呼倫貝爾草原屬於草原氣候,這裏春季比較幹旱,夏季短暫多雨但氣溫不高,而冬季的寒冷時期卻較長。這裏年平均降水量比較少,土壤中的水分僅能供草類植物和耐旱植物的生長所需,不能給高大樹木提供生長所需的水分,這樣的地區往往形成草原。在我國,草原氣候的分布範圍很廣,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都有大草原。
【博聞館】
草原上的盛會——那達慕大會
草原上的節日有很多,最著名的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蒙古語中,“那達慕”是遊戲或娛樂的意思。每年的夏秋季節,草原上都會舉辦那達慕大會。在那達慕大會上,除了有驚險刺激的騎馬、摔跤、射箭等比賽,還有棋藝比賽和引人入勝的民族歌舞。
那達慕大會曆史悠久,其曆史可以追溯到蒙古汗國建立初期。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國。此後,每年的七八月份,他都會把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集會,以表示團結友誼,並祈禱、慶祝豐收。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因此會在集會上舉行大規模的騎馬、射箭、摔跤等比賽。起初,大會上隻舉行三項比賽中的某一項。到了元代時,蒙古族人將三項比賽結合在一起,稱為“那達慕”。此後,又經過不斷的演變,那達慕大會逐漸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