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封疆西域(1)(1 / 2)

虛閭權渠單於帶著軍隊來到了車師國邊境,左右大將各帶著一個萬騎。鄭吉和司馬熹則帶著一千多名漢軍北上,組織防禦。

讓虛閭權渠單於和漢軍都難以想象的是,麵對不到自己十分之一的漢軍,匈奴部隊竟然害怕了,不敢前進。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鄭吉也放心大膽地搞,留下二十多個漢軍士兵看守車師國王烏貴,與司馬熹帶著主力撤回渠犁基地。

匈奴也沒閑著,將收降的車師國民往東邊遷徙,另立車師國王的兄弟兜莫為王。

車師國王擔心會被匈奴人殺害,漢軍又不待見他,趁著漢軍看守不注意,連夜騎著快馬獨自逃到了烏孫。

這下好了,鄭吉隻能把烏貴國王的老婆孩子軟禁在渠犁,之後帶著他們回去上報朝廷。到了漢朝的邊境酒泉郡,鄭吉得到指示:“回到渠犁和車師一帶,繼續屯田,好好儲存戰備物資安撫西邊的盟國,為最終打敗匈奴做好準備。”

鄭吉把烏貴國王的妻子兒女托邊防軍轉交到長安,漢朝中央政府對他們也非常優待。鄭吉回去之後,調撥三百多人到車師國進行駐紮和農業生產,穩定車師國局勢。

第二年,匈奴派遣左大將、右大將各帶領一萬餘騎兵,在西域靠近匈奴的地方屯田,借此幹預西域事務,同時也緩解自身的經濟危機和食物短缺。但是,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就這樣,漢朝慢條斯理地撕扯著匈奴在西域的落腳點。到了元康元年(前65),霍氏家族的子孫已經因為種種原因被鏟除,宣帝更加自信地獨自麵對整個帝國。

這時,來到漢朝的大宛國使臣即將回國,宣帝讓大臣們選一個可以出使西域的人。在前將軍韓增的建議下,上黨郡的馮奉世被任命為使臣。與此同時,西域小國之間卻經曆了很多變化。

當初,解憂公主的小兒子叫萬年,長期住在莎車國(今新疆莎車縣),深受莎車國王的喜愛。後來莎車國王病逝,沒有留下子嗣。作為一個小國,莎車迫切需要一個保護傘,本來他們想幹脆投降漢朝,讓漢朝過來屯田算了,轉念一想,欸,現在萬年王子不正在漢朝麼?如果請漢朝把萬年王子送過來繼位,既能撫慰先王在天之靈,又能同時討好漢朝和烏孫兩個大國,一舉多得的事情,多好。

麵對這樣的請求,這樣多邊多贏的局麵,漢朝自然樂意,派遣使臣奚充國護送萬年到莎車國繼位。但是,萬年上任沒多久,就因為過於殘暴而導致了國內的不滿。

之後,馮奉世已經帶著大宛等國的使臣到了樓蘭的伊循城,在這裏,漢軍駐樓蘭部隊的總指揮都尉宋將告訴他一個消息——莎車前任國王的弟弟呼屠征將莎車王萬年與漢使奚充國殺死,自立為王,莎車周邊各國遭到莎車國的武裝威脅,全部與漢朝對立。

匈奴也在這時候趁機幹預西域的局勢,命令左右奧鞬各帶領六千騎兵,以左大將為總指揮,進攻車師國。莎車國四處散播消息:西域的北道(天山和阿爾泰山之間的地區)各國已經全部歸順匈奴。

不僅如此,在匈奴的支持下,呼屠征緊接著對歸順漢朝的南道(今新疆南疆地區)諸國進行對立甚至討伐,武裝脅迫南道諸國也歃血為盟,背叛漢朝。

這意味著,鄯善國(前樓蘭國)以西的道路,全部被阻塞,漢朝使臣無法通過。而漢朝在渠犁、車師的駐軍,不僅麵對著防禦一萬二千多名匈奴騎兵的壓力,還處在反對勢力的包圍之中。

在這緊要關頭,馮奉世與副使嚴昌進行商討。如果不馬上進攻莎車國,一旦匈奴勢力大量介入,整個西域的形勢就會發生變化,鬧不好從武帝時期以來的良好局麵會毀於一旦。

馮奉世冒著生命危險,果斷決定,假傳聖旨號召漢朝的盟國對車師國進行軍事打擊。於是,在西域南北兩道組織了聯軍一共一萬五千人,進攻莎車。

在西域來說,一萬五千人的軍隊,用唾沫都能淹死不少國家了。莎車都城很快被攻陷,呼屠征自殺,首級被莎車貴族送到了漢朝使臣的營帳中。在馮奉世的安排下,莎車國成立了親漢政府。

在馮奉世組織的多國聯軍的牽製下,鄭吉、司馬熹騰出手來,針對匈奴的進犯組織了有效的防禦,最終使匈奴騎兵無功而返。

軍事上取得勝利之後,馮奉世解散了多國部隊,向漢朝中央反映了這個情況。宣帝非常高興,一個勁兒地對韓增說:“你推薦的這個使臣,真心不錯。”

馮奉世到了大宛國,大宛國王以從來沒有過的禮節優待他,並且贈送他一匹寶馬,名叫象龍,聽這名字都霸氣。對於這種局麵,宣帝非常滿意,下令群臣商議,封馮奉世為侯爵。

但是,出於馮奉世畢竟有假傳聖旨的情節,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不值得推廣,封侯的事情就擱淺了,但是也提升了他的官位,做了光祿大夫。

相比之下,匈奴的情況越來越糟糕,元康二年(前64),匈奴也享受了被別國部隊騷擾和搶劫的痛苦。當然,這個痛苦不是漢朝強加給匈奴,而是匈奴當初的附屬國丁零。這已經是丁零連續三次對匈奴進行騷擾,匈奴軍民損失達數千人,馬匹和牲畜大量遭到搶劫。匈奴也時不時地派遣騎兵進行征討,但是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