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京城。
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無時無刻不在誕生著奇跡。
這裏有花錢如流水的富豪,也有生活拮據的京漂。
嶽雲就是京漂,但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京漂,如果京漂一族如果有金字塔的話,那他就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從一個三流表演學院畢業之後隻身赴京,希望能夠得到出名的機會。酒吧駐唱、影視群演、綜藝節目的托……
隻要是有錢,隻要能有出名的機會,他都是來者不拒。
時光荏苒,從畢業到如今已經一年了,嶽雲也已經二十三歲了。
他的演藝生涯雖然隻有一年,但大大小小的劇組卻都認識了他。
根據不完全統計,嶽雲在各種電影、電視劇中死過一千二百六十三次,其中作為鬼子有八百三十六次,作為平民有一百三十四次,作為黨軍挺屍二百八十九次。最壯烈的自然是作為八路軍戰士了,雖然隻犧牲了四次,但是黨和人民會記住自己的。
而這一千二百六十三次的死亡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也就是說,嶽雲平均每天要死上四次。當然,劇組肯定不會每天都有戰場戲,所以演死屍的嶽雲經常一天要跑四五個劇組。
至於為什麼大家都讓嶽雲演死屍,那可是一段神奇的故事。
一年前,著名導演張謀拍攝一部大型愛國教育片。
其中大牌明星雲集,有靠演技的,有靠顏值的,也有靠關係的。
靠演技的人自然很容易混,NG次數幾乎沒有。靠顏值和關係的就有些尷尬了,NG到攝像都快累暈了。張謀就更氣憤了,這種愛國教育片是拿給全國觀眾的看的,十幾億人就在等著呢,上麵的領導都看著呢,要是拍不好,領導的臉上掛不住,這就是在毀自己的以後的前途。
好在張謀的水平的確是高,你不知道怎麼演,我就給你講戲,我給你把戲掰開了、揉碎了,我給你硬生生喂下去。就是一個二愣子也能明白該怎麼演了,別說這些和人精一般的演員了。練習、死命練習。終於是達到了張謀大導演的要求。
這部大型愛國教育片可不是講現代,那是在說抗島戰爭時期,要表現出華夏人民抵抗侵略而湧發出的濃烈的愛國情懷,那種大無畏精神。
既然是戰爭時期,那麼自然就有恢宏的戰鬥場麵。
從南到北,七八百米的戰場,埋好炸藥,場務清場、爆破組準備、演員就位、群演站好、攝影開機,啪!場記板一打,開始拍攝了。
“同誌們!勝利就在眼前!給我拚死拿下這個陣地!”
知名小生扮演的八路軍某排長,主業是歌手,托朋友拜公司才有機會來蹭熱度。表演十分賣力,聲音雄壯、神情到位、動作有氣勢,可以說很好得表現了需要的那種大無畏精神。
啪啪啪……
轟轟轟……
噠噠噠……
嗷嗷嗷……
啊啊啊……
一時間,場麵宏大、戰鬥激烈,讓人看著熱血直冒。
“哢!好!不錯,很不錯!”張導站起來鼓著掌,這段是開機以來拍的最讓自己滿意的一段了。一想著等觀眾看到,肯定會對自己大加稱讚,張導心裏就樂開了花。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導演,絕不會隻拍一次,一個鏡頭怎麼也得拍上兩到三次,到最終剪輯的時候才有選擇的餘地。
先回看一次,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再改善的地方。電影就得精益求精,這一看,的確發現了問題。這個死屍不怎麼樣,有些礙眼,放在鏡頭中顯得有些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