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附錄二 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學者重走長征路察隊隊員簡介(2 / 3)

高旭晨 39歲,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院台港澳法律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法律史學會副秘書長、國家圖書館專家谘詢委員會委員。研究專長為:中國近代法律思想史,香港台灣法律。出版有《台灣證券交易法》、《中國法律思想史》等專著五部,論文若幹篇,並擔任《法律史論集》(中國法律史學會年刊)副主編。

吳曉東 苗族,1966年生,湖南鳳凰人,助理研究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秘書長。1992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文學碩士,現於民族文學研究所工作。著有《苗族圖騰與神話》、《中國少式民族民間文學》;論文有《言語的語音變異及其功能》、《盤瓠神話:楚與盧戎的一場戰爭》等二十多篇;譯文有《基督教對跨國民族的影響——以瑤族為例》、《澳大利亞苗族音樂》、《美國民間布道中的口頭演說》等。

左玉河 1964年生,河南新鄉人,1996年7月獲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同年10月進入近代史所博士後流動站,現為近代史所副研究員。著有《張東蓀文化思想研究》、《張東蓀傳》、《當代中國學術思想史》、《張東蓀學術思想評傳》、《蔣介石和他的高級幕僚》、《失去的機遇》等,在《曆史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現致力於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和學術史研究。

吳楚克 1960年生,蒙古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法學博士,副研究員。1997~200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從事專業研究生教學和國際政治、民族史、宏觀經濟研究工作。現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從事“當代邊疆調研”工作。專著有《科技革命和科技發展戰略》、《雙贏之路:WTO與中國》等;主編有《知識經濟全書》;撰稿《跨文化探秘》、《畫說〈共產黨宣言〉》等。

胡懷國 1971年生,山東莒南人,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先後在《經濟科學》等刊物上發表了《斯密思想體係的一致性》、《美國科技政策的演變與啟示》等論文多篇。

李正華 1964年生,湖南衡陽人。199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曆史係,獲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學位。1989~1992年任教於雲南師範大學曆史係(原雲南教育學院)。1995年進入當代中國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現為當代中國研究所副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文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代史、中共黨史,改革開放時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著有《鄉村集市與近代社會》(專著)、《華北抗日根據地史》(主要作者,一、八章,獲1993年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5年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976~1981年的中國》(主要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序卷)》(參著)等,以及《民主共和國方案的提出與國共合作抗日》、《抗日戰爭的正義性和進步意義不容否定》等論文數十篇。

包曉斌 1967年生,1995年獲得水土保持專業博士學位。現於院農村發展研究孂工作,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生態經濟、流域管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水資源保護與利用、防護林體係建設模式、鄉鎮企業的環境汙染防治、土地資源評價等。完成“農村工業化進程中的環境和資源保護政策研究”、“森林資源豐富地區脫貧途徑研究”等多項國內外科研課題、項目。出版科研著作8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