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宜楓今天心情很好。
最鐵杆的同學加朋友晉軍大清早打來電話,讓柳宜楓陪他參加一個省級項目的開工奠基儀式。
柳宜楓是開平市一家算不得正規的小報記者,這家小報主要刊登一些奇聞趣事、明星行蹤等等娛樂性內容,柳宜楓應該是一位人們常說的娛記。
開平市屬於周唐國邊綏省管轄,地理位置處於周唐國西北邊緣,是周唐國較為偏僻的一個市。
開平市地理位置偏僻,這裏的經濟發展在整個周唐國來講,也排在了末尾。
柳宜楓今年二十五歲,畢業於省屬的一所中等大學。
沒有什麼大理想,再加上家庭出身較低,自忖能力有限,大學畢業後沒敢留在省府打拚,回到了開平市。
柳宜楓雖然學習成績中等,但自認為文筆還可以,回到家鄉後本想謀個正規報刊、雜誌類的單位,企圖在文化領域有所發展。
但正規的文化單位,以柳宜楓的資曆和社會底蘊,想進去困難極大。畢業後輾轉一年餘,還托了不少人情,才在這家單獨核算、憑業績吃飯的娛樂小報謀了一個娛記的差事。
雖然單位很不理想,但其業務倒和自己的專業基本對口,柳宜楓幹的也算起勁,三年下來,基本跑遍了開平市所屬的所有角落,抓新聞、瞅視角幹的倒也算出色。
隻是這小報記者到底比不上正規報刊那些大記者風光,看人家常常出入於官商各界的各種大型場合,不斷地在各級首長、巨富麵前露臉,而自己這等刊物影響力太低,報道的基本上更是那些犄角旮旯的事情,基本上是沒什麼機會去接觸那些首長和巨富們。
報刊小,影響力更小,發行量和廣告收益難以保障,這績效工資當然也就上不去。柳宜楓每月的收入連那些正規記者表麵收入的一半也難以達到。
所有這些,讓柳宜楓很鬱悶,但也無奈。
柳宜楓不是個迂腐之人。自己進不了大的媒體,他倒也不完全怪怨是社會不公平。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當然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如果自己擁有超高的業務水平,說不定那些大的媒體親自來請自己,也極有可能。
正因為柳宜楓能夠從自己身上找到與別人的差距,因此,在一些本職工作幹完、或者不影響自己本職工作的情況下,他就會主動和那些大記者們接觸、學習。
晉軍今天約請柳宜楓和他一起參加省級工程項目的開工典禮,當然是柳宜楓巴不得的好事。
陪伴那些正規宣傳單位記者一起去采訪,是柳宜楓提升自己業務水平、以及開拓自己視野和人脈的一項基本手段。
晉軍是省報一位領導的兒子。也許是從小就耳濡墨染的原因,晉軍從小就極喜歡記者這一份工作,且對新聞信息這種事也很敏感,倒好像天生就有這份天賦一般。
晉軍的就業之路,就比柳宜楓順暢的多,畢業之後,直接就進入了市轄電視台,當上了一名電視台的攝影記者。
當然,這些能夠約請自己陪伴采訪的大媒體記者,都是柳宜楓平時接觸相交的人,有著一定的感情基礎,對柳宜楓也會發放一點辛苦費。
當然,這些辛苦費不見得是由這些記者掏腰包,單位裏記者人手也不是很足,為了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和準確性,臨時聘請一些通訊員幫忙,也是常有的事。
當然,柳宜楓這樣做,看上的不是那一星半點的辛苦費。
多積累人脈,增強自己的業務水平,才是柳宜楓的主要目的。就是一分錢不給,柳宜楓也照樣會去做。
有了人脈,有了高絕的專業水平,才算是有了活在這個社會上的真正實力。說不定到時候,就會有正規的媒體把自己給請了回去,那時候,自己的人生才能夠真正改變。
電話放下不大一會兒,晉軍就開車到了柳宜楓家的門口。
晉軍開的車不是單位的采訪車。而是自己的私家車。
如果要一輛單位的采訪車,限製太多,不能隨意亂跑,對年輕人來講,終歸是有點被約束的感覺。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就自由多了,工作完成後,有點閑暇時間,說不準有點自己的私事,就可以隨便逛逛,反正公家也不會占你私人那點便宜,油錢報銷,再給點補貼就是了。
每次看著晉軍油光瓦亮的越野轎車,柳宜楓都有一種被刺激到了的感覺。同樣的年紀,同樣的學曆,人與人的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晉軍的車算不得多麼名貴,但也有二十來萬的價錢。
二十來萬在當今社會來講,真的算不上什麼大錢。但對於柳宜楓來講,聽上去稍稍還是有些頭暈,不下於天文數字。
柳宜楓每月的收入也就在一兩千塊錢中間晃悠,這樣下去,想買這種的車的話,猴年馬月也沒有指望。
事實上,對眼下的柳宜楓來講,別說買這樣的車,就是有這種價錢十分之一的車,柳宜楓也湊不夠那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