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毛澤東(5)(2 / 3)

觀察組組長戴維·包瑞德上校在延安期間聽過毛澤東的講演。包瑞德在回憶錄中寫道:“他總是神態自如。當他清楚地、有效地提出他們的觀點時,他並不咆哮如雷,也沒有看天空、敲桌子等不自然的表情。因為我在場,他可能有意回避責罵委員長和國民黨。他引用的辛辣幽默的民間諺語,不時引起聽眾一陣陣大笑。如果有過一個演講家通過手勢吸引他的聽眾,那麼就正是毛澤東。”

美軍觀察組在延安住了近兩年時間,聽取了中共領導人和軍隊負責人的情況介紹,並且多次進行實地考察。他們親眼看到:共產黨的軍隊生活清苦,工作熱心,與“重慶迥然是另一個世界”。觀察組寫回國內的報告,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的情況,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重視。

隨著國民黨政府在軍事上的大潰退,他們在政治上的獨裁專製、腐敗無能,在經濟上的橫征暴斂、物價飛漲就激起全國上下更強烈的憤慨。要求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改組政府,已成為大後方人們普遍的願望。

在這種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適時地向全國人民提出了響亮的新的政治口號,那就是成立“聯合政府”。

當時,正處在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三次會議召開的前夕。中共中央認為,目前向國民黨及國內外提出改組政府的時機已經成熟。在董必武8月17日向周恩來的請示報告上,毛澤東批示:“應與張(瀾)、左(舜生)商各黨派聯合政府。請周考慮擬複。”隨即又在周恩來8月18日起草的複董必武、林伯渠的電報上批注:“應先召集黨派及團體代表會,改組政府,方有召集民選國大之可能;否則是即使召集,也是假的。”9月1日,毛澤東主持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討論關於提議成立聯合政府等問題,他說:“聯合政府,三條政綱,可在答複張、左時提出。”4日,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周恩來為中共中央起草致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飛的電報中指出:“目前我黨向國民黨及國內外提出改組政府主張時機已經成熟,其方案為要求國民政府立即召集各黨、各派、各軍、各地方政府、各民眾團體代表,開國是會議,改組中央政府,廢除一黨統治。”電報強調:“這一主張,應成為今後中國人民中的政治鬥爭目標”。

9月5日,國民參政會在重慶開幕。這次會議是在戰局嚴重惡化、國人群情激昂的時刻召開的,會上發言之熱烈,批評之直率,是以往曆次參政會上不曾見到過的。這次會議還有一項重要議程:國共關係問題。以前,國民黨當局一直隻許國共談判在內部進行,不肯公開宣布。這次在國內外普遍要求了解國共談判真相的巨大壓力下,把它列入參政會議程,自然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15日,林伯渠、張治中在大會上分別作了國共談判經過的報告,會場座無虛席。林伯渠在報告中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希望國民黨立即結束一黨統治的局麵”,召開國是會議,“組織各抗日黨派聯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這個口號一提出來,立刻在廣大民眾中產生巨大反響,各界紛紛集會,要求成立聯合政府,對國民黨政府形成強大的政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