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科衝突的原因
“富裕卻脆弱”的科威特
被譽為“海灣明珠”的科威特位於阿拉伯半島的東北部,北麵和西麵與伊拉克毗鄰,南和西南接沙特阿拉伯,東瀕波斯灣,居海灣地區中心部位,地處印度洋和地中海大陸橋東端,為地中海地區與南亞、東南亞地區交通要衝,戰略地位重要。
科威特麵積17818平方公裏,人口(包括外國僑民)214.3萬(1990年),其中科威特本國人為59.8萬人,占全部人口的27.9%,均屬阿拉伯人;其餘主要為外國僑民,有巴勒斯坦人、埃及人、伊朗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等,外僑中阿拉伯人占全國人口的39%。居民中85%信奉伊斯蘭教,其中53%屬遜尼派,35%為什葉派,其餘信奉基督教、印度教等。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言,英語也廣泛使用。科威特為君主立憲製酋長國,國家元首埃米爾由薩巴赫家族世襲。全國劃分為5個省。首都科威特市,麵積98.3平方公裏,人口16.78萬(1985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科威特全境以平原為主,東北部為衝積平原,其餘均為沙漠平原,遍布大小不一的沙漠盆地,間有丘陵。東南部的艾哈邁丘鏈,海拔120米,中東部為傑赫拉綠洲。科威特地形呈波狀起伏,西部略高於東部,近一半地區在海拔100米以下。西部的巴廷幹穀構成科、伊的天然邊界。靠近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邊境的舍加亞山海拔290米,為全國最高點。全境沒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僅北部幾條不深的幹河道有短暫的季節性蓄水。海岸線較為平直,總長499公裏。科威特灣伸入內陸約40公裏,為優良避風港灣。近海最大的島嶼是布比延島,麵積863平方公裏,荒無人煙。其他還有沃爾拜島、費萊凱島、庫拜爾島和邁斯坎島等。
科威特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少雨,四季不明顯,夏長冬短。4~9月為幹熱季,降雨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沙暴,以5~7月最為常見。淡水資源極其缺乏。
科威特的石油資源十分豐富,1989年石油探明儲量約945.25億桶,居世界第4位,故有“浮在石油湖上的國家”之稱。油田主要分布在東半部和近海,其中布爾甘油田、勞紮塔因油田,以及科伊邊界地區的拉夫赫油田(伊拉克稱魯邁拉油田)均屬世界大油田之列。
科威特同外國石油公司簽訂的第一個關於開采石油的協議規定,每開采1噸原油隻需向科威特政府交納90美分的稅金。因此,外國石油公司競相到科威特投資、開采。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1972年間,英、美“科威特石油公司”壟斷著科威特全部原油生產。據不完全統計,1946年至1972年,該石油公司總共開采原油19億噸;僅1946年到1968年的22年間,就攫取利潤達88億美元。
從1973年起,科威特政府在同外國石油公司的鬥爭中,毅然采取了一係列石油國有化措施。1975年3月接管了最大的外國石油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的所有股份,科威特從此成為一個石油工業國。1980年原油產量為6676萬噸,1989年增加到9122萬噸。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擁有5座煉油廠,原油年加工能力約3000萬噸。科威特煉油產品的10%供本國使用,其餘全部出口。
石油是科威特的經濟命脈,石油收入占其財政總收入的90%以上。1989年國民生產總值約合330.82億美元,人均16380美元,從而使它成為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石油的巨大財富使這個昔日無人間津的沙漠小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裏,科威特即由原來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一躍成為最富裕的國家。據報道,科威特平均230人中就有一個“百萬富翁”。
科威特的天然氣資源也較為豐富。1991年天然氣探明儲量約為1.37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利用率也不斷提高,1964年的利用率僅為18%,其餘的都白白燒掉了。而到1970年以後,利用率提高到33%。1989年科威特年產天然氣50.42億立方米。科威特建有2座天然氣液化廠,年生產能力達450萬噸。
科威特的工業以石油開采、冶煉和石油化工為主,1988年工業(含采礦、加工和電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1%。
科威特人在進入石油時代之前,依靠捕魚、采集珍珠、畜牧、經商營生。隨著石油的開發,先輩們賴以生存的經濟活動力式發生了改變,現在捕魚業慘淡經營,采集珍珠活動基本上已經消失,畜牧業日趨式微。農業以生產水果、蔬菜為主,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不足1%,大部分農牧產品依賴進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