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海灣地麵戰鬥爆發(1)(2 / 3)

法國外籍軍團在世界軍事史上很有名。這個軍團是1813年由歐洲各國難民組成的雇傭兵部隊。開始組建時對參軍人員一律不問以往經曆、國籍和身份。所以,軍團成員成份複雜,詩人、王侯、政治家、厭世者以及形形色色的壞人都有,可謂龍蛇混雜。也許正因為如此,該軍團戰鬥力很強。不過,後來凡是申請加入這個軍團的人,都要經過嚴格的身份審查,凡是重大刑事犯一律不收。1989年一共報名應征者12000人,結果十裏挑一,隻錄取了1200人。因此,外籍軍團逐漸成為全球那些朝氣蓬勃、滿懷雄心壯誌的年輕人所向往的軍旅。

他們的格言是:“雇傭兵為赴死集結而來,而我們的責任就是要送你們到死的地方。”他們最珍貴的寶物是一隻木製的假手。每到閱兵時,他們都在左肩扛著一把斧頭。這是他們一個有趣的傳統,這把斧頭告訴人們,他們不僅善於作戰,而且兼作工程兵種的工作。總之,無論作什麼,他們都有一種披荊斬棘的大無畏精神。參加海灣戰爭的是外籍軍團的第三步兵團,由2500名外籍人員組成,指揮作語言一律用法語。由於其驍勇善戰、沙漠作戰經驗豐富,而且裝備精良,加上法國第6裝甲師配屬了外籍軍團第三步兵團而使其戰鬥力得到了加強。

由如此強大的美國空降部隊組成的第一路進攻部隊,是沿沙特—伊拉克邊境線展開進攻的。進攻地帶寬約150公裏。第18空降軍的戰略任務是突破伊拉克邊界防線,突入伊拉克境內約260公裏,到達位於伊拉克中部的幼發拉底河,切斷伊拉克軍隊沿8號公路至巴格達的交通線,分割駐在科威特戰區的伊拉克部隊同國內的聯係,使之成為孤軍之旅,然後協同其他部隊轉而圍攻殲滅伊軍戰區預備隊——共和國衛隊。

在第18空降軍的東側戰鬥分界線上,美第3裝甲騎兵閉負責確保整個第18空降軍的右翼安全,並與相鄰的多國部隊第二路進攻部隊主力美第7軍保持接觸和協同。

24日淩晨4點,多國部隊第一路進攻部隊開始越過伊—沙邊界,向伊拉克境內進攻了。

配屬第一路進攻部隊的法國第6裝甲師先開始行動。

按照戰爭慣例,法國第6裝甲師的偵察部隊先進入伊拉克境內,進行偵察進攻。偵察部隊乘坐裝甲車,在輕型坦克的掩護下,搜索前進。因為伊拉克把防禦力量大都部署在科威特戰區,偵察部隊幾乎沒有遇到抵抗。

3個小時之後,即早晨7點,法國第6裝甲師主力部隊在美軍第82空降師一個旅的加強下,在雨中發起進攻,目標是奪取伊拉克境內90公裏處位於穆薩納省的一個小型機場——塞勒曼機場。在快要到達目標塞勒曼機場的時侯,遇到了伊拉克第45機械化步兵師前哨警戒分隊的抵抗。

雙方開始互相射擊,法國第6裝甲師停止了前進,結成一個弧形的包圍圈。伊拉克士兵一邊用反坦克武器進行還擊,一邊打開掩體住備將隱蔽在裏麵的坦克開出來,與法國第6裝甲師決戰。

一隊“小羚羊”攻擊直升飛機趕到,上麵的反坦克火力立即覆蓋了伊軍坦克,使它們受到了重創。

(蘇克:《一代梟雄薩達姆》)

此次戰鬥進行了3小時15分,最終法國第6裝甲師擊潰了阻止的伊軍,一下子就俘虜2500名伊拉克軍人。

初戰告捷的法國第6裝甲師繼續前進,很快抵達塞勒曼機場外圍。在那裏,法國第6裝甲師遇到了守衛塞勒曼機場的伊拉克軍隊的頑強阻止。伊軍依托建築工事進行抵抗,法軍使用裝甲車和坦克進攻,雙方進行了6個多小時的戰鬥,法軍最終擊潰了伊軍的抵抗,於下午4點50分占領並控製了塞勒曼機場。

占領塞勒曼機場之後,法軍利用伊軍部分原有防禦工事,麵向西北建立防禦陣地,防備來自伊拉克國內巴格達方向伊軍的反攻,建立了整個戰役的最右翼掩護線,保證了多國部隊進攻中的右翼安全。

與此同時,美國第82空降師的另外2個旅跟在法國第6裝甲師後麵,負責肅清通往伊拉克南部地區的一條雙車道公路上的伊軍。第82空降師還向離科沙邊界80公裏處的科威特城南郊空投下大批的傘兵,準備在未來幾天裏對科威特城發動攻堅戰。

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在挨著法國第6裝甲師以東地區行動。該師的戰略任務同法國第6裝甲師大致相同:采取空中突擊行動,迅速突入伊拉克境內,到達幼發拉底河,切斷巴格達和科威特戰區內的伊軍之間的交通線,殲滅沿這些線路配置的所有敵軍部隊,然後揮師東進,在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以北阻斷駐科威特伊軍向國內的退路,圍而殲之。

第101空中突擊師原計劃在24日淩晨5點發起進攻,但因為目標上空有大霧而推遲了發動進攻的時間。

2個小時之後,7點整,第101空中突擊師發起進攻,在第18空降軍第18航空旅的空中支援下,該師第1旅第327團1營500人乘AH—64和AH—1攻擊直升飛機擔任掩護,用60架UH—60和40架CH—47運輸直升飛機運載第1旅出擊,抵進伊拉克縱深93英裏處、距幼發拉底河有一半路程的代號為“眼鏡蛇”前方作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