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戰爭的停火良久的反思(3)(1 / 2)

1991年5月8日,埃及官方中東通訊社宣布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決定:埃及軍隊已經完成了在海灣的預定任務,決定撤回駐紮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全部埃及軍隊。

埃及外長穆薩新上任後,6月3日在埃及議會阿拉伯安全和外交關係委員會上也說:“阿拉伯世界有能力保護自己。”這顯然是在暗示埃及反對在海灣地區保留美國和其它外國軍隊。

敘利亞雖然沒有明確說要撤軍,但鑒於沙特的態度,它也有可能撤軍。

鑒於這種情況,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之後撤出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就成為必然。

美軍開始撤離海灣。

1991年3月7日上午,美國第24機械化步兵師首批1500名士兵乘飛機離開沙特阿拉伯回國,其中包括從其他各師抽出的士兵代表。美國中央司令部人士說,其他參與“沙漠風暴”行動的美軍也將盡快回國。

到1991年3月12日,美國在海灣的6艘航空母艦中已經有3艘離開了海灣,它們是“肯尼迪”號、“薩拉托加”號和“中途島”號。“突擊者”號、“羅斯福”號和“美國”號航空母艦仍然留在海灣執行任務。

到1991年3月31日,美國駐海灣的部隊正以每天5000人的速度撤出海灣地區,已經有四分之一14萬人回國,總人數從54萬減少到40萬以下。美國駐海灣中央司令部宣布,絕大部分美軍將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之前撤回國;後勤部隊可能要在海灣地區再駐8—10個月。仍然有10萬人的美國第7軍團占領著伊拉克南部,要等到同伊拉克正式簽署停火協議之後才會撤離。

到1991年4月9日,已經有21.4萬名美國軍隊撤離了海灣。沒有撤離的美國軍隊大約還有32.6萬人。

1991年4月11日,美軍駐海灣部隊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宣布,海灣戰爭停火協議今天正式開始生效,約10萬名美軍正在撤離伊拉克南部,但在接到美國總統的命令之前不會完全撤走。

1991年4月14日,部署在伊拉克南部的美軍開始撤向伊拉克—科威特邊界沿線的一個新設立的非軍事區,美國將在幾天之內從位於幼發拉底河南部的現有陣地撤出2個師,包括以美國為基地的第1機械化步兵師和以歐洲為基地的第3裝甲師。美國部隊將在非軍事區等待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接替。

1991年4月20日,設立在沙特的美國中央司令部關閉,美國駐海灣部隊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在利雅得的空軍基地舉行告別儀式,宣布“美國已經完成了其在海灣的使命”。然後,這位指揮多國部隊大軍大戰伊拉克的美國四星上將啟程回國。在利雅得的中央司令部的400名參謀人員將轉移到美國國內基地。施瓦茨科普夫將軍離開海灣時帶走了一瓶科威特沙土,回到美國送給子女們做紀念。

法軍開始撤軍海灣。

3月15日,法國駐海灣部隊司令說,駐沙特的法國軍隊將在6月中旬穆斯林朝聖之前離開沙特。

1000名法國官兵3月16日離開沙特延布市。

其它多國部隊也陸續撤離了海灣地區。

這是一支勝利的部隊,勝利部隊的凱旋自然是要受到本國人民歡迎的。

三、多國部隊頭上耀眼的花環

因為美國是反伊聯盟的核心,所以,多國部隊的勝利當然屬於美國的勝利。勝利之後的美國享盡了勝利者的榮耀。

從早到晚,科威特城海灣大道成了人的海洋,車的海洋,旗的海洋。在飽受7個月戰爭折磨後,解放了的科威特人的興奮喜悅溢於言表。但你仔細一看,在人群車流裏,除了科威特國旗,最多的便是美國星條旗。

許多年輕人頭戴星條旗帽,車頭插著星條旗,車屁股裏放著的收音機大音量播放著美國爵士音樂。要不是人群中點綴著一個又一個頭上罩著黑紗巾,隻露出一對忽閃忽閃眼睛的婦女,你還真以為這是在美國。

你可以不時地見到美國兵手裏拿著一厚打紙印的星條旗,擋住行駛的汽車,向科威特市民發放,讓他們人手一麵。

走到哪兒,你總可以看到一批批看似遛噠的美國兵在給孩子們簽名、合影留念,儼然成了解放科威特的“大功臣”。

一個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匆匆來到科威特,那位美國女權運動主席一開口就問科威特首相薩阿德:“你何時同意讓婦女參加議會選舉?”科威特機場、港口等主要設施完全由美軍重兵把守。科威特國際機場跑道上停著幾十架美國軍用運輸機、直升機,此處成了美國的空軍基地。首都主要路口的崗哨由美軍和科威特士兵共同把守。

海灣前線的美國軍隊也在歡呼戰爭的勝利。

在西方國家軍隊的強大攻勢下,伊軍被迫全部撤出了科威特,多國部隊停止了攻擊,一場舉世矚目的戰爭就此偃旗息鼓。大膽一些的美國軍人開始偷偷搭車到科威特作一番“戰爭巡禮”,然後不動聲色地溜回來,美軍中的各種娛樂活動也明顯多起來,聯歡會、舞會一個接一個,以慰問這些勞苦功高的美國兵。美軍中等級分明,跳舞時軍銜高的找軍銜高的,軍銜低的找軍銜低的,兵跟兵一起跳,可謂“門當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