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8月,日本吞並朝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朝鮮變本加厲地實行民族壓迫和經濟掠奪。朝鮮各階層人民不斷開展各種形式的反日愛國鬥爭。1919年1月22日,傳出被日本廢黜和長期幽禁的朝鮮國王李熙被毒死在德壽宮的消息,激怒了各階層群眾,成為爆發愛國運動的導火線。
甲午戰爭後,日本取得了對朝鮮的“保護權”。李熙於1896年被封為朝鮮王,次年又被封為韓國皇帝,年號光武。其實,日本人隻不過做個樣子給世人看罷了,他們的目的是讓李熙充當日本的傀儡。不過,李熙這個韓國皇帝的確胸懷大誌,他見日本實際已做上了太上皇,心裏很不自在,便暗地裏聯絡歐美勢力,企圖擺脫兒皇帝的處境。
1905年,日本與俄國又交起火來,李熙乘機活動,爭取朝鮮的獨立。結果,俄國吃了敗仗,尋求獨立的李熙碰了壁,沒辦法,隻好逃到俄國大使館裏尋求政治避難,結果還是被日本人抓了回來。李熙氣得吐血,被監視在深宮裏,不準外出,他整天唉聲歎氣。
時隔不久,在荷蘭的海牙召開了第二屆萬國和平會議。李熙得知這一消息後轉憂為喜,暗派一個密使前往海牙,在萬國和平會議上呼籲國際輿論幫助朝鮮廢除日本的“監護”,恢複朝鮮的獨立。日本駐朝鮮總督穀川得知密使是李熙派出的,惱羞成怒,領兵衝進宮來,一把將李熙推下皇帝寶座,下令廢掉李熙的皇位,另扶一個叫李拓的太子來做兒皇帝。
被廢的李熙被關在德壽宮。從那時起,李熙在德壽宮整整被幽禁了12年。李熙在德壽宮裏的生活也還不錯,身邊照樣有宮女侍候。每天吃過晚飯稍事休息,他就端坐在佛堂之上誦經念佛。誦經之後,宮女會依照慣例奉上一杯中國的紅茶給他喝。李熙平日最喜歡喝紅茶。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贏得了勝利。亞洲各國人民從中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土耳其基馬爾發動革命;埃及發生華夫脫運動;與朝鮮毗鄰的中國,愛國運動正在蓬勃興起。
日本見此局勢不禁著了慌,擔心朝鮮也為獨立而乘機鬧事。穀川想,李熙雖然被關在高牆深宮裏,可他在朝鮮人的心目中依然是個活著的神像。再說李熙本人也天天夢想複國,若是時局一變,他肯定又是朝鮮反對日本統治的一麵旗幟。於是,日本決定把李熙這個心腹之患除掉。
1月4日晚,吃過晚飯的李熙又在佛堂上誦經,一個宮女像往常一樣向他敬奉一盞紅茶。李熙恰巧此刻口幹,順手接過茶飲了一大口。正想誇紅茶清香,忽覺肚中絞痛難忍,捧腹亂叫,倒在地上翻滾。宮女大驚失色,衝出門連聲叫喊救駕。
可是,未等宮中太醫趕到,李熙已七竅流血身亡。過了一會兒,日本監護、醫生和憲兵已出現在宮中,好像事先就準備好了似的。日本憲兵稱李熙是得急病死的,並當即拘捕宮裏所有的朝鮮官員、宮女和仆人。接著,他們對外發喪,宣稱李熙因患腦溢血突然駕崩。日本駐朝鮮總督府宣布,將在3月3日這天,依照日本禮儀,為李熙舉行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