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wolf Class Nuclear Submarine
實戰性能:
艇長:107.6米
艦寬:12.9米
最大航速:39節
滿載排水量:9150噸
武器係統:4具660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魚叉”反艦導彈、“戰斧”巡航導彈,載彈量52枚
出世檔案
除了潛艇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武器能夠配得上“海狼”這個稱呼。它隱藏在海洋的深處,悄無聲息地接近對手,接著水麵上出現一道白色的痕跡,高速的魚雷猛地“親吻”到敵人的船體,萬噸巨艦瞬間被撕成碎片……在現實中就有一種潛艇驕傲地以“海狼”作為自己的名字,它冷血、安靜,殺人於無形,它就是美國海軍在20世紀末裝備的“海狼”級攻擊核潛艇。
在20世紀70年代,美蘇兩國的核潛艇在全世界的大洋中玩著致命的“貓鼠遊戲”。他們都試圖用自己的攻擊核潛艇獵殺對方的彈道導彈核潛艇,確保本國的核安全。然而隨著“台風”級核潛艇的出現,美國人發現對手越來越安靜,追蹤變得越來越困難。為了不讓自己被甩下,美國人投入了上百億的美元打造了最先進的“海狼”級核潛艇。不過由於“海狼”的造價過高(每艘26億美元),所以原計劃裝備30艘的美國海軍最終隻裝備了3艘,它們分別是“海狼”號、“康涅狄格”號和“吉米?卡特”號。
獨門秘技
作為一種集超強的靜音能力和強大的火力於一身的潛艇,“海狼”級采用了最先進的噴射推進技術,徹底消除了螺旋槳工作時發出的噪音,它的水下噪音甚至低於海洋的背景噪音,這讓美國人宣稱“海狼”級可以讓蘇聯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享受“安樂死”的待遇。然而“海狼”注定是一種生不逢時的武器,它的首艇“海狼”號在1997年7月下水時,冷戰已經結束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海狼”的作戰任務有了180度的轉彎,它可以憑借攜帶的電子設備在海底監聽通信光纜,也可以攜帶“戰斧”巡航導彈打擊敵方內陸目標,甚至還可以搭載8名海豹突擊隊隊員進行滲透任務。一艘獵殺同類的核潛艇就這樣變成了“電子間諜”和“水下出租車”,“海狼”級的轉型不僅成功,甚至可以說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