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美國大兵的溫情(1 / 1)

人物:美國大兵與德國小姑娘

時間:1945年10月

地點:德國街道

攝影師:戴維.E.謝爾曼

傳奇故事

聯合國的誕生

1942年1月1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發表了《聯合國家宣言》。1945年4月25日,來自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家國際組織會議”。6月16日,50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聯合國憲章》,後又有波蘭補簽。同年10月24日,中華民國、法蘭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和其他多數簽字國遞交了批準書後,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1947年,聯合國大會決定,10月24日為聯合國日。

背景回放

給全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歐洲戰場德國與太平洋戰場日本的正式投降而終止於1945年9月2日。戰爭結束了,人們慶祝和平的降臨。

1945年5月,盟軍在歐洲勝利後不久,由英、美、蘇在內的50個國家代表,在舊金山集會上簽署了《聯合國憲章》。

該憲章的宗旨在於“把我們的力量團結起來以保持世界和平與安全”,“確保不再有武力衝突,拯救公共利益”。

這一次和平,與一戰結束後那段短暫的和平有著迥然不同的區別,它更傾向於以一種國際的相互依存關係為重。

事實上,二戰兩大軸心國德國與日本在戰爭末期,其國民經濟已經崩潰,根本無錢可賠。聯合國複興署在德國政府完全垮掉之後,不得不為德國的國計民生而奔波,管理數以千萬計的難民,使他們得到妥善安置。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成員國最先放棄了對日本要求賠償的權利,之後,印度、台灣、蘇聯和中國也相繼放棄了戰爭賠款要求。這對於日本在戰後迅速恢複經濟起到了巨大作用。

鏡頭故事

人是充滿溫情的高級動物,在戰爭時期,出於某種本能,他們有可能變得冷血,而一旦戰爭結束,和平會像陽光把充滿愛心的種子重新播種。

鏡頭下,是二戰結束後1945年10月德國的大街上,陽光灑落在空曠而幹淨的街道上,戰爭帶走了大批的德國人,德國國民經濟一度陷入了癱瘓狀態,活著的德國人麵臨著食品和衣物的極度短缺。

照片上的金發小女孩提著開水瓶,光著腳丫行走在街道上,恰巧被美軍駐德供應長官拉爾夫.戈登所看到,一種想要幫助她的溫情油然而生,他蹲在小女孩麵前,使她和自己差不多高,接著把手中的一塊口香糖遞給了她。她也伸出手,接受了這塊來自異國的口香糖。在這一刻,沒有敵我,隻有人間真情,這種真情和當天的陽光一樣溫暖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