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季赫溫防禦戰役(1 / 2)

1.防禦

季赫溫防禦戰役指蘇聯衛國戰爭中獨立4、52集團軍在列寧格勒方麵軍和拉多加湖區艦隊配合下,於1941年10月16日至11月18日進行的戰役;是列寧格勒會戰(1941~1944)的一部分。

希特勒統帥部為加速奪取列寧格勒和抽出兵力用於主要方向即莫斯科方向,決定開始向季赫溫進攻,以便從東麵深遠迂回列寧格勒,在斯維裏河與芬軍會合,完全封鎖列寧格勒。指派“北方”集團軍群第16集團軍所屬摩托化第39軍、第1軍(2個坦克師、2個摩托化師、4個步兵師)實施進攻,該集團應向格魯濟諾、布多戈希、季赫溫、洛傑伊諾耶波列方向實施主要突擊,而向小維舍拉、博洛戈耶實施輔助突擊。

10月中,拉多加湖至伊爾門湖的正麵,沿利普卡、沃羅諾沃、基裏希,以至沃爾霍夫河東岸一線,防守這一長約200公裏地區的,是列寧格勒方麵軍第54集團軍(司令員為霍津中將),隸屬於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第4集團軍(司令員為雅科夫列夫中將,1941年11月9日起為麥列茨科夫大將)和第52集團軍(司令員為克雷科夫中將),西北方麵軍諾夫哥羅德集團軍級集群;全部兵力的70%都集中於第54集團軍地帶,該集團軍準備發動進攻戰役,以突破對列寧格勒的封鎖。敵人在130公裏寬的正麵上對第4、52集團軍實施主要突擊,在這兩個集團軍的防禦地帶內總共有5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防禦。在這裏,法西斯德軍的人員比蘇軍多0.5倍,坦克和炮兵多1倍以上。由於兵力不足,使蘇軍未能構成必要的防禦縱深。沒有戰役預備隊。指揮員和政治機關向全體軍人講明對列寧格勒造成的危險,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來完善防禦,鞏固軍人的政治精神狀況,提高他們在防禦中的積極性和堅定性。

列寧格勒是前沿城市。戰事趨緊時,市政府決定疏散兒童。10月16日,法西斯德軍轉入進攻,20日前,突破了第4、52集團軍接合部的防禦,並以主力向布多戈希、季赫溫發起進攻,而以一部兵力分別向北麵基裏希和向東南麵小維舍拉發起進攻。22日法西斯德軍奪取了大維舍拉,23日奪取了布多戈希。造成了敵人向季赫溫突進的威脅。為從西北麵保障其季赫溫集團的翼側,擴大突破口和把蘇軍從季赫溫方向引開,敵人於23日再度向北麵沃爾霍夫方向發起進攻。為阻止敵人,蘇軍統帥部從列寧格勒方麵軍向季赫溫方向調去4個師(其中2個師用飛機空運),並停止了業已開始的錫尼亞維諾戰役。拉多加湖區艦隊在風暴條件下把參加防衛季赫溫和沃爾霍夫水力發電站的2個步兵師和1個獨立海軍陸戰旅,從湖西岸渡送到東岸。由大本營預備隊開來3個師,由西北方麵軍預備隊開來1個師,由獨立第7集團軍開來近2個旅。同時,大本營要求繼續在錫尼亞維諾方向積極行動,以牽製該處的敵人兵力。由於采取了措施,第4、52集團軍於27日分別在季赫溫西南40公裏和小維舍拉以東阻止了敵人的進攻。

11月1日,第4集團軍向布多戈希、格魯濟諾總方向實施反突擊,一任務是恢複沃爾霍夫河地區的防禦。該集團軍未能完成這一任務。敵人擊退反突擊和加強其突擊集團後,於5日再度向季赫溫方向發起進攻,8日奪取了季赫溫。敵人切斷了向拉多加湖運送物資,從而也就切斷了對列寧格勒進行補給的唯一鐵路幹線。然而,這是敵人最後一次得逞。第52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分別在小維含拉附近和季赫溫附近實施反突擊,於19日前徹底阻住了法西斯德軍向季赫溫方向的推進。還在10~12日,蘇軍對敵軍季赫溫集團南翼的反突擊就已發展為反攻。但是在沃爾霍夫方向,敵人向沃爾霍夫市和沃伊博卡洛車站的進攻一直持續到12月初蘇軍的反攻幾乎在全線展開的時候。11月26日,第54集團軍實施反突擊,將敵人阻止於沃爾霍夫接近地。但在一天以前,法西斯德軍已向沃伊博卡洛車站方向發起進攻,目的是取捷徑前出拉多加湖。至12月3日前,此處戰線也穩定下來。

1941年7月14日,蘇軍在奧爾沙附近首次使用БM-13(“喀秋莎”)火箭炮。季赫溫防禦戰役的結果,蘇軍打破了法西斯德軍統帥部在斯維裏河與芬軍會合,完全封鎖列寧格勒,並使用“北方”集團軍群的兵力從北麵進攻以迂回莫斯科的企圖。敵人經由沃伊博卡洛向拉多加湖突進的企圖亦未得逞。

在防禦戰役過程中,蘇軍疲憊了在350公裏寬的正麵上擺開的敵軍突擊集團。其翼側未得到保障。這就為轉入反攻和粉碎敵人創造了有利條件。盡管莫斯科附近的局勢緊張,兵力兵器不足,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仍在季赫溫方向和沃爾霍夫方向組織了防禦。蘇軍防禦的特點,是在實施多次反突擊和反衝擊時,在受威脅的方向廣泛機動兵力兵器時,表現了高度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