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擲彈筒(1 / 1)

擲彈筒的別名又叫超輕型迫擊炮,主要裝備二戰中的納粹德國和舊日本軍隊,口徑在50MM以下。單兵攜帶,不占編製。

德國擲彈筒口徑50毫米,彈頭重一千克左右,射程250米左右,射速25發/分,殺傷半徑在5米左右,日本擲彈筒口徑50毫米,有兩種型號,主要區別在於拋射筒長度,侵華日軍主要裝備拋射筒為254毫米的擲彈筒,每個步兵小隊裝備一挺歪把子和一具擲彈筒,因為發射準備時間短,還被廣泛用作指揮部自衛火器。彈頭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發/分,殺傷半徑5米左右,擲彈筒重量相對德國的要輕一些日本擲彈筒除了發射專用榴彈外,還可以發射製式手榴彈——此時要加裝發射藥盂,且因為手榴彈作為炮彈使用閉氣型不好,此時的射程大約在200米左右在實戰中,日軍往往把毒氣彈和榴彈混合使用,給中國抗日軍民造成很大的殺傷。

中國 共 產 黨軍隊繳獲擲彈筒後加以仿製,因根據地條件限製,無法給拋射筒刻上膛線,因此采用滑膛結構,為了不影響射程,拋射筒加長至400毫米。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曾大量仿製這種擲彈筒,給日軍造成殺傷。它可以用來填補迫擊炮與手榴彈之間的支援火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