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南非G型火炮家族(1 / 3)

概述

南非陸軍於20世紀60年代裝備了3種火炮:第一種是代號為G-1的英國88毫米野戰炮(舊稱25磅炮);第二種是G-2140毫米榴彈炮;第三種為加拿大造“雪克斯頓”88毫米自行火炮。這些火炮大都是二戰時期的老式火炮。

到了70年代,古巴軍隊在安哥拉使用了蘇製火炮,在性能上,尤其是射程上,遠遠優於當時南非軍隊使用的火炮。這也就成為南非軍方決心研製新型火炮的契機。

從1975年開始,南非迪奈爾公司和加拿大布爾博士創建的加拿大國際空間研究機構公司合作研製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該炮以加拿大國際空間研究機構公司的GC-45火炮發展而來。1979年樣炮研製成功。

從1979年開始,南非又在G5的基礎上,研製具有自行能力的G-6自行榴彈炮。1982-1986年,製成了4台樣車,開始了作戰適應性試驗。1987年又製成了4台定型樣車。1988年,3門工程研製樣炮在安哥拉進行作戰部署,同年開始為現在的南非國防軍批量生產第一批生產型G-6式自行榴彈炮。

阿聯酋於1990年訂購了78門改進型G-6火炮,該炮配有改進型輔助動力組件和更大的窗口。G-6火炮的第三個用戶是阿曼皇家陸軍,於1995年訂購了18門。這些火炮使用米其林子午線輪胎,可以提高操作、轉向和沙漠機動性,並配有BAE係統公司的環形激光陀螺慣性導航係統和火炮定位傳感器。

1991-1996年,南非國防部隊對其庫存火炮進行了升級,升級內容包括:提高可靠性,安裝身管溫度測量係統,在搖架中安裝身管冷卻風扇,改進空調和安裝備用瞄準係統。

獨具特色的底盤

G-6自行榴彈炮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輪式自行榴彈炮,它的兩個最突出的特點是戰鬥全重較高;采用輪式車輛底盤。南非軍方在研製G-6之初,曾就底盤的型式問題專門進行了認真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南部非洲地區以高原、沙漠地形為主,地勢平坦,公路網發達。在這樣的地形上,輪式車輛的優勢明顯。輪式車輛除了公路機動性優越外,還在可靠性、耐久性和可維護性上比履帶式車輛略勝一籌。

另外,輪式車輛的低油耗也是一大優點。南非國內工業企業具有豐富的製造輪式車輛的經驗和技術,在研製成本和風險上也比采用履帶底盤來的更低。不過,要在6×6的底盤上裝上155毫米口徑的大炮,在設計上還是相當棘手的,尤其是考慮到G-6的戰鬥全重在世界各國自行榴彈炮中名列前茅,采用輪式底盤還是有相當勇氣的。

數據表明,G-6的戰鬥全重為47噸,淨重為42.5噸,就憑這一條,G-6就夠得上是重量級了。美國的M-109自行榴彈炮重25噸,法國的GCT自行榴彈炮重42噸,德國PzH-2O00重55噸,英國的AS-90重42噸,意大利的帕爾瑪瑞重46噸。但它們都是履帶式自行火炮。

目前世界各國現役大口徑自行榴彈炮中,以輪式車輛做底盤的,隻有G-6和原捷克斯洛伐克的達納152毫米自行榴彈炮。但達納隻有23噸,而且用的是8×8底盤,G-6卻采用了6×6的底盤。因為采用的重量輕的輪式底盤,G-6自行榴彈炮在戰術性能上付出了一定代價,首先是火炮的方向射界被限製為左右40度;其次在火炮射擊前,還需要放下4個穩定支架以保證射擊穩定性,增加了火炮的反應時間。

從總體布置上看,G-6從前到後依次是是駕駛艙、動力艙和戰鬥艙。駕駛室兩側的輪子沒有上擋板,似乎在沙地高速行駛時容易使沙土飛濺到車體上;車體前麵還有一楔形箱體,既可以儲存彈藥,又可以清除南非常見的灌木叢,可是發生正麵碰撞時頗具危險性。

G-6的動力裝置為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為386千瓦。變速箱有6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發動機的動力經變速箱到傳動軸,再傳給後麵的4個驅動輪。在行駛時也可以根據需要掛上“前加力”,使前輪也成為驅動輪。這就是6×6的意思。懸掛裝置為獨立扭杆式,帶有液壓減震器和限製器。

為了便於在硬沙漠地帶行駛,G-6的行走部分采用了低壓大直徑防彈輪胎。輪胎擁有氣壓中央調節係統,可以根據不同的路麵來調節輪胎的氣壓。由於采用了大直徑、高承載力的輪胎,使得G-6隻用6個輪胎便承載了47噸的重量。

G-6自行榴彈炮具有較強的防護能力,其車體全部由鋼裝甲焊接而成,具有防槍彈和炮彈破片的能力。車體下部是V形設計,雙層甲板可以承受3枚地雷爆炸時的衝擊,這也是南非軍方根據實戰得出的經驗。駕駛室安裝的是防彈玻璃,在戰時還可以用裝甲板罩上。

G-6的自衛手段除了頂部的一挺高射機槍外,還在左右各安裝了4具81毫米煙幕彈發射器。G-6還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設置射擊孔的自行火炮,乘員可以通過炮塔左右各2個的射擊孔使用車載的5.56毫米自動步槍進行自衛(當然,這種近乎盲射的實戰效果有待商榷)。

另外戰鬥室後的爆炸報警和滅火裝置、炮塔周圍的3個滅火劑噴口、車體後防爆板和全部彈藥存放在炮塔下麵的設備和措施也大大增加了該炮的生存能力。

車上還裝有1套34千瓦的輔助動力裝置,安裝在炮塔後部。除了充電之外,主要用來為空調係統提供動力。G-6上安裝的大型空調係統,和南非帶澡盆的“號角”坦克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炮塔兩側各有4具煙幕彈發射器,可以發射煙幕彈以掩護自身。

火炮性能

G-6自行榴彈炮的炮塔由鋼裝甲焊接而成,可防23毫米穿甲彈和炮彈破片的攻擊。炮塔的形體較大,為炮手提供了較寬敞的戰鬥空間。炮塔可以旋轉360度,但是在實際射擊時,隻能左右各轉動40度,超過這個限度,車體就可能因為火炮射擊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而側向傾倒。

炮塔頂部有車長指揮塔,上麵安裝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用於對空射擊和自衛。炮塔兩側各有一個射擊孔,供車內乘員用步槍近距離自衛用。

G-6的火炮由G-5式155毫米加農榴彈炮改進而成,二者外觀上的區別是G-6式火炮身管在離炮口1/3處裝有抽氣裝置,用以抽出火炮射擊時炮膛內的火藥燃氣。

G-6火炮後部的搖架部分也做了改進。炮口處蘑菇狀的炮口製退器與G-5式的一樣。G-6火炮的裝彈係統是半自動的,裝填手可以在任意射角下裝彈。火炮的俯仰角為一5度-+75度。最大射速為4發/分,持續射速為2發/分。

G-6式自行火炮火控係統的核心是AS-80型連級火控計算機,用來計算火炮的射擊諸元,並把數據傳輸到顯示器上。車上有3台顯示器,供車長、瞄準手和車外彈藥搬運手觀察用。火控係統中還包括三合一直接瞄準鏡、光學-機械間接瞄準鏡、操縱裝置等,具有晝間和夜間作戰的能力。

G-6還有包括激光測距儀、晝間瞄準鏡、被動式夜間瞄準鏡、炮口基準裝置和彈道計算機在內的較先進的火控係統。炮塔內還有機電式測試與控製係統(用來補償射擊距離、彈丸重和裝藥種類而引起的高低誤差)、全裝藥當量自動計算器和身管過熱報警係統。作為一個完整的火炮係統,還配備S-700氣象站、初速測定儀和炮兵專用的頭盔式無線電通信設備等。

G-6的炮彈為分裝式,全車共有45發彈丸和50發發射藥筒,全部彈藥均安置在炮塔下部的安全部位。G-6所發射的彈種有:普通殺傷爆破彈、底部排氣彈、發煙彈和照明彈等。發射普通殺傷爆破彈時,其射程為30公裏,可產生3000-5000塊碎片。發射底部排氣彈時,射程可達39公裏。此外,G-6的155毫米火炮還可發射一種新研製的子母彈,內裝56個殺傷/反裝甲子彈頭,可用來打擊裝甲目標。

G-6自行榴彈炮用於為機械化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也就是說,它是二線使用的兵器,所以並不要求它像坦克一樣去衝鋒陷陣。從整體來看,G-6的形體較大,裝甲也不算厚,主要在遠程用原地射擊的方式打擊敵人的縱深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