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出色的、富有想象力的計劃。隆美爾的進攻目標,首先指向了在他看來宛如在閱兵場裏操練一般昂首闊步、趾高氣揚地來到北非的美國人。他們由於缺乏實戰經驗和戰鬥力,被那些被俘的英法軍官譏稱為“我們這邊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在戰場上的糟糕表現有目共睹,這使得他們在整個戰爭中都聲名狼藉。
2月14日,德軍首先向美軍步1師和裝1師聯合防守的卡塞拉山和勒少達山一帶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在尖聲怪叫的“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掩護下,凶狠的德軍第10裝甲師一馬當先,首先向美軍掩殺過來。德國空軍的“黑色天使”們,讓孤陋寡聞的美國大兵們首次嚐到了俯衝式轟炸的滋味。借著炸彈所揚起的巨大沙暴,德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壓向卡塞拉山和勒少達山之間的一個小村莊。同時,另一個凶悍的德軍第21裝甲師,也從另一個方向朝這個小村落殺來。
戰至上午10時,困守兩座小山頭的美軍步1師一部被德軍的坦克集群包圍。在德國人凶猛的火力和突擊麵前,昔日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步1師官兵驚慌失措,隻能拚命躲在戰壕裏,用驚恐的雙眼注視著山下正在進行著的坦克大搏鬥。
很快,美國人的坦克被打得潰不成軍,變成了一堆堆燃燒的廢鐵。支援坦克部隊的炮兵部隊沒想到自己的坦克失敗得這樣快,他們隻好失魂落魄地扔掉大炮,拚命逃向由步1師的步兵們據守的兩個山頂。
夜幕降臨之後,美軍不得不撤出了小村莊。第二天,不堪失敗的美2軍軍長弗雷登達爾決心發動一次反擊,以奪回小村落,並拯救出被圍困於兩個山頭上的2500名美軍官兵。
2月15日中午剛過,美軍裝1師的詹姆斯?阿爾格中校率領他的坦克營,列隊直撲已被德軍占領的小村落,試圖為美軍洗刷昨日的恥辱。狡猾的德國人看出了美國人的企圖,他們布下一個圈套,讓美軍的坦克幾乎不受任何阻撓地接近了自己的陣地。當美國人正在為自己的順利推進而沾沾自喜時,德國人的大炮開始對他們進行劈天蓋地的猛烈打擊,同時,“斯圖卡”飛機也呼嘯著霹靂臨空,對美軍進行狂轟濫炸。麵對突然而至的猛烈打擊,美國兵驚慌失措,當他們意識到德軍正在對他們進行兩麵夾擊時,一切都太晚了。阿爾格中校的坦克被擊毀,他本人則被生擒活捉。中了圈套的美軍坦克雖然頑強抵抗,但在和“虎”式坦克麵對麵的對射中,它們能逃脫厄運的不多。戰至最後,隻有4輛美軍坦克設法逃脫了德國人的魔掌,阿爾格營的其餘坦克則全軍覆沒。此戰,美軍共損失了15名軍官、298名坦克手和50輛坦克。
救援行動的慘敗,使得弗雷登達爾將軍悲哀地意識到:任何一種類似的救援行動都將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為了不再做無謂的犧牲,他隻得派出一架飛機,向被困於兩個山頭上的孤立無援的步1師官兵發出信息,告訴他們可以自行突圍。
2月16日深夜,借著濃濃夜色的掩護,美軍上校托馬斯?D?德雷克和他的1600名部下開始了悄悄的突圍。他們很順利地爬下了山坡、坦克營地而沒被發現。但隨著黎明的到來,美國人的厄運也來了。發現了他們行動的德國兵把他們圍了個水泄不通。德雷克臨危不亂,馬上指揮部下圍成了一個防禦圈,他站立在防禦圈的中央,指揮部下猛烈地射擊。不久,德國人的坦克趕到了,一輛坦克突破了防禦圈,轟然撲向德雷克,坦克上的德軍指揮官高喊:“上校,你投降吧!”
“見你媽的鬼去吧!”德雷克回敬道。他勇敢地轉過身來,隻等被碾死或被打死,但德國人的坦克在最後時刻刹住了車。美軍官兵發現他們已經戰敗,遂明智地停止了抵抗,1600多名官兵悉數被德國人俘獲。
在另一個山頭上,帶隊的指揮官羅伯特?莫爾少校和他的900名下屬比較幸運。他們隻是在脫離包圍圈的最後時刻才被德國人發現,黑夜裏一場混戰,這支900人的隊伍有300人衝出了包圍圈,另外600人非死即俘,全部落到了德國人的手裏。
遭此慘敗,美國人驚恐萬狀,他們不得不在德國人的飛機和裝甲部隊的追逐之下一路狂奔,逃到了西多薩爾山脈的西坡。在這裏,他們希望能站穩腳跟,重整旗鼓,擋住凶狠的德國軍隊對他們的追擊。
在橫穿整個西多薩爾山脈的眾多隘口中,有一個是至關重要的,那就是凱塞林山口。它是通向阿爾及利亞和特貝莎城的必經之路,而特貝莎城又是盟軍至關重要的通信和供應基地。如果隆美爾打下凱塞林山口,他可以向西直下阿爾及利亞海岸。如果那樣的話,盟軍必將會麵臨著全線潰退的危險局麵。
弗雷登達爾顯然也看到了凱塞林山口的價值,他確信德國人會在這裏發動一場進攻。為了應付這次幾乎是注定了的進攻,弗雷登達爾依然把他的“大紅一師”放在了山口的兩側。上回交手,措手不及的艾倫吃了大苦頭,這一次他吵著要教訓德國人,一雪前恥。
為了狠狠地教訓德國人,艾倫決定利用凱塞林山口的葫蘆狀地形,給德國人來一個“關門打狗,有去無回”。沒料想,狡猾的德國人識破了他的計策,他們派出精幹的小分隊,令人難以置信地攀上懸崖,猶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了美國人的屁股後麵。很快,美國人的一線陣地便宣告瓦解,數百名士兵成了俘虜。
德國小分隊這種神出鬼沒的襲擊行動,給凱塞林山口一線的美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慌,任艾倫和羅斯福怎麼叫罵都無濟於事,步1師官兵的神經幾乎讓德國人給摧垮了。
2月20日,隆美爾集結了更大的力量,對凱塞林山口瓶頸之處的“瓶蓋”地區,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久經戰陣的德軍第10、第21兩個裝甲師的坦克,排成嚴密的戰鬥隊形滾滾向前,新式的6管“奈比威爾費”火箭炮,傾瀉著駭人的炮火,火箭彈所發出的那種刺耳尖銳的呼嘯聲,把步1師的官兵們嚇得麵如土色,慌作一團。
在猛烈的炮火轟擊之後,一波又一波的德國軍隊排山倒海般地踏過生長在平地上的一簇簇雛菊和紅色的罌粟,向美軍陣地發起了集團衝鋒。步1師的官兵們也不含糊,在可怕的炮火轟擊中清醒過來之後拚命地進行抵抗,無奈,德國人的作戰經驗太豐富了,他們以小群多路的攻擊戰術,充分利用地形,交替掩護,分散躍進,很快就逼近了美軍的陣地前沿,並相繼突破了美軍的數道防線。戰至下午4時30分,德國人終於突破了隘口的瓶頸地段,把防守這一地域的美軍徹底打垮了。
隆美爾站在隘口旁的山坡上,靜靜地注視著自己的士兵們潮水般地衝過隘口,湧向盆地,沿著通向特貝莎的公路滾滾向前。他知道,深入盟軍腹地的坦途已經掃清,雖然盟軍在附近還有強大的力量,但他覺得隻要他願意,他可以追著美軍的屁股一直打到阿爾及利亞海岸。
艾倫和他的“大紅一師”這一仗可真敗得有點窩囊,還沒等拉開架勢開打呢,德國人就氣勢洶洶地衝上來了。沒辦法,隻好倉皇抵擋一陣,奪路狂奔。這一仗,美軍損失了3600多人、98輛坦克和57輛半履帶車,德國人竟然一口氣對他們追殺了150公裏。大名鼎鼎的步1師,踏上非洲大陸之後兩戰皆北,損兵折將5000多人。尤其是凱塞林山口一戰,不僅損失了3000多人,而且讓德國人攆著屁股追殺,丟盔棄甲,好不狼狽。氣得艾倫對著他的手下們大吼:“誰也不要和我談什麼他媽的凱塞林山口!”
德國軍隊打開凱塞林山口的通道,讓艾森豪威爾和他的盟軍司令部大為恐慌。為了防止在平原地區堆積如山的物資被德國人繳獲,美國人一邊調集兵力向凱塞林山口集結,以遲滯隆美爾的推進,一邊大肆焚燒和破壞自己的軍用物資,為自己的大踏步潰退做準備。就在美國人惶惶不可終日地準備撤退時,出人意料的是,隆美爾突然停止了進攻,並在一夜之間把他的部隊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下的凱塞林山口撤走了。
隆美爾的反常舉動,讓劫後餘生的盟軍將領們既感到喜出望外,又感到不可思議。事實上,隆美爾是讓美國人雄厚、豐富的戰爭物資嚇住了。凱塞林山口之戰後,他曾專門抽出時間察看了所繳獲的美軍器械:成群的坦克、卡車、火炮、士兵輸送車和各類火器。他對美軍供給和裝備的充足以及提供給美軍官兵的日用品的豐富程度,感到非常驚異。相比之下,他自己的部隊已寒磣到隻剩下一天的彈藥儲量和僅夠吃6天的食物,他的汽油儲量也隻能夠所有車輛跑120英裏的路程。這種強烈的對比,使隆美爾產生了對盟軍反攻的恐懼感和對盟軍充足的後勤供應的自卑感。這兩種感覺促使他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德國軍隊要想保住這次戰鬥的勝果,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