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萊特海戰——聯合艦隊最後一搏(2)(1 / 3)

哈爾西上將接到報告,遭到沉重打擊的栗田艦隊,於下午4時40分開始全速向西潰逃。與此同時,他收到一份新的報告。自己一直擔心的日軍航空母艦編隊,終於在呂宋島以西190英裏的海麵上,被美軍巡邏機發現。為此,他一陣興奮,深信已全部掌握日軍艦隊所有動向,必須緊緊抓住這個機會,一舉殲滅殘存的日軍航空母艦。

他當然也考慮到栗田艦隊的危害性,但是,栗田的艦隊已受重創向西潰退了。即便重新回來,集結在萊特港的金凱德將軍的第7艦隊的力量足以打敗栗田。

晚上7時零5分,哈爾西電告太平洋艦隊總司令:“據戰報報告,日軍主力艦隊損失慘重,我將率領第38特遣艦隊3個分艦隊北上,拂曉時對敵航空母艦編隊發起攻擊。”

正如豐田所料,哈爾西果然中計。他哪裏知道,日軍的航空母艦僅僅是個誘餌,它們的甲板上總共加起來也不足100架飛機。在這裏哈爾西將軍還鬧了個誤會,險些釀成大禍。

就在下午3時30分,哈爾西的旗艦發出了一個無線電命令,表示要用4艘戰列艦組成第34特遣艦隊,由李海軍中將指揮。第34特遣艦隊將在廣泛範圍內參加決戰。但這隻是個預備命令。但是,當哈爾西決定率艦隊向北航行,準備徹底消滅日本人那幾艘航空母艦時,認為已沒有必要把他的艦隊分開,組成第34特遣艦隊留守聖貝納迪諾海峽。在來來往往頻繁的無線電電波中,尼米茲和金凱德產生了誤會,都以為哈爾西北上追擊日軍航空母艦,至少會留下一支航空母艦分隊守衛聖貝納迪諾海峽的出海口。

在南麵,西村率領的由7艘軍艦組成的南路艦隊按照原定計劃,於預定的時間完整無損地接近了蘇裏高海峽。然而,栗田中路艦隊由於遭到空襲,無法按規定時間會師,於是,他電告在旗艦上的西村,讓其按原定計劃前進,而他則要在第二天上午11時才能趕到萊特灣。

西村少將率領的艦隊,在前麵偵察開路的是重巡洋艦“最上”號和3艘驅逐艦,跟在後麵的是兩艘老式戰列艦“扶桑”和旗艦“山城”號以及1艘驅逐艦。上午11時,驅逐艦“時雨”號發現3艘美軍魚雷艇,西村下令開炮,結果擊中了其中兩艘,獲得了小勝。

在西村艦隊後麵30海裏,還有誌摩清英中將指揮的一支艦隊,它由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組成,其任務是配合西村艦隊衝進萊特灣。

這兩個人原先不在同一個指揮係統下作戰,又從未聯係過,加之西村的艦隊實行無線電靜默,所以兩個艦隊各自為政。

當西村的艦隊接近蘇裏高海峽時,曾遇到美軍魚雷的再次攻擊,幸運的是魚雷均未命中。下午4時30分,西村艦隊順利地通過10海裏寬的入口處,進入蘇裏高海峽。在他北麵50裏外,集結在一起的美軍運輸艦群就是他攻擊的目標。

月亮剛升起來,很快又被灰色雲霧遮住,天空偶有閃電掠過海麵,四周靜得像墓地一般。

就在正前方,金凱德強大的第7艦隊借著夜幕的掩護,在恭候著日軍艦隊的來臨。原來金凱德將軍已料到第二批日本戰列艦會在午夜過後闖過蘇裏高海峽,於是,他命令奧爾登多夫海軍少將準備夜戰。

為了對付西村和誌摩的聯合進攻,奧爾登多夫集結了6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28艘驅逐艦。這些艦艇組成兩道防線,堵住了16英裏寬的海峽出口。此時,最前麵的是19艘魚雷快艇,它們隱蔽在海峽進口處的島嶼中,然後是驅逐艦,部署在前麵狹窄的水域。

10月25日淩晨2時40分,美軍第一批魚雷快艇向西村的戰艦發動了襲擊。爆炸聲響成一片,一艘艘快艇在海麵上疾馳而過,發射出一枚枚魚雷後,又飛快地撤了回來,然而,西村艦隊幾乎沒有受到傷害,對這些“小東西”視而不顧,繼續以20海裏的時速前進。

日艦雷達的屏幕上出現了複雜的回波,但因周圍散布著許多小島嶼和礁石,使他們未能從中辨認出守候在蘇裏高海峽的美國驅逐艦隊。

西村艦隊以單列縱隊陣形前進,先是4艘驅逐艦,接著是2艘戰列艦“山城”號和“扶桑”號,然後是重巡洋艦“最上”號。這時美軍一支驅逐艦隊快速駛進了魚雷能襲擊日艦的範圍,而日艦卻全然不知。

美軍第54驅逐艦隊衝在前麵的是“裏來”號,艦長發出了準備發射魚雷的命令。日軍驅逐艦“時雨”號上觀察哨發現了美軍驅逐艦,日軍旗艦發射了照明彈。在耀眼的光亮下,海麵如同白晝,美軍7艘驅逐艦被發現,而且雙方離得很近,日艦隻好用高射炮射擊,美驅逐艦衝出了日艦的圍攻。

美軍第二批驅逐艦又迎了上來,迅速發射大量魚雷,日軍走在前麵的3艘驅逐艦躲避不及,全部中彈燃燒,其中一艘不一會兒就沉沒了,另2艘則遭重創,無法投入戰鬥。

美軍一枚魚雷擊中了日軍旗艦“山城”號,迫使它航速減到每小時5海裏。幾分鍾後,海麵騰起一道閃光,隨後是一聲可怕的巨響。已經受傷的“扶桑”號戰列艦瞬間被炸成兩段,漂浮在海上仍然在燃燒。十幾分鍾後,驅逐艦“滿潮”號也在一聲爆炸聲中沉沒。

然而,西村卻不甘心認輸,帶著殘存的戰列艦、重巡洋艦和一艘驅逐艦繼續北上。當西村的艦隻駛達海峽口時,這位日軍海軍少將頓時驚呆了,他的艦隻鑽進了美軍戰列艦和巡洋艦組成的弧形炮火圈裏。美國人似乎在等著他的到來。

淩晨3時51分,奧爾登多夫海軍少將一聲開火的命令,所有的美軍艦隻幾乎是同時噴出了火舌,半圓形的炮火大多集中在一個目標上,那就是走在前麵的日軍戰列艦“山城”號。曾參與這場海戰的美國人後來回憶說:“這種火網是護航的驅逐艦指揮官從未見過的最美景色,那頭頂一串串令人睜不開眼的電光彈弧線就像一列又一列燈光通明的火車疾馳在丘陵上。”

日軍艦隻被突如其來的密集炮彈一時打蒙了。美軍15英寸的炮彈一顆接一顆落到日艦“山城”號上,三座炮塔遭摧毀,上層艦橋也被炮火撕掉了,燃起熊熊大火。搖搖晃晃的“山城”號戰列艦還是不斷地反擊。

早晨4時左右,重巡洋艦“最上”號也連中數彈。圍上來的美軍驅逐艦一齊開火,炮彈如雨點般射來,隨即“最上”號燃燒了起來,失去了戰鬥力,拖著破爛不堪的艦身扭頭向南逃竄。

“山城”號也失去了反擊能力,隻有挨打的份。乘著美國艦隻調整火力的空隙,掉頭緊跟著“最上”號也向南逃,但大火引起彈藥連續爆炸,不到10分鍾,這艘形如殘骸的戰列艦翻了個底朝天,帶著西村和艦上的官兵沉入海底。

日軍驅逐艦“時雨”號算是幸運,美軍數以百計的炮彈在艦兩側激起一座水牆,震耳欲聾的炮彈所產生的衝擊,震碎了艦上所有的精密儀器,但“時雨”號卻沒有被炮彈擊中。艦長雨野兩眼一片茫然,幾乎失去感覺,純粹碰運氣逃了出來。

在美軍魚雷快艇向西村發起首次攻擊時,誌摩中將率領的第二批日艦也進入了蘇裏高海峽。幾乎在同時,美軍魚雷快艇立即撲了上來,擊傷了輕巡洋艦“阿武隈”號,使之退出了戰鬥。誌摩以28海裏的時速繼續北上,此時天上突然下起暴雨。到清晨3時25分左右,誌摩沒有收到西村關於他的旗艦以及巡洋艦、驅逐艦已中魚雷的電報,還以為西村在前麵激烈地戰鬥呢。於是,他命令艦隊排成戰鬥隊形,由旗艦“那智”號打頭陣,後麵跟著1艘重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準備迎戰美軍艦隊。

雨仍在斷斷續續地下著,能見度很差,突然前方海麵出現一團令人睜不開眼的火焰,幾乎照亮了整個海峽。誌摩遇到了西村的“扶桑”號。這艘被炸成兩截的重巡洋艦,被誌摩當成兩艘美軍艦艇。誌摩用無線電話對西村說已進入戰鬥地點,然而,久久沒有回音。不一會兒,誌摩發現右前方又有一艘燃燒的巨艦,待靠近一看,是西村的“最上”號。誌摩推測西村艦隊已全軍覆沒。

“那智”號衝進濃煙滾滾的戰區,雷達發現在正北約6海裏有一支美軍艦隊。誌摩決定從兩艘重巡洋艦左舷發射魚雷,於是,“那智”號和“足柄”號向右急轉。“那智”號發射完8枚魚雷,然後駛離,打算躲到冒著濃煙大火的“最上”號後麵。哪知待“最上”號駛近,誌摩才驚奇地發現“最上”號艦首有浪花,並以8海裏的時速迎麵撞來。誌摩急得大喊起來,但是全身是水的“最上”號已直撲過來了,隻聽見一聲悶響,撞到“那智”號上。

兩隻艦艇好像被粘在一起,隨著海水慢慢漂移。誌摩費了好一陣才使兩艦分開,此時艦首的左麵已被撞掉一大塊。誌摩依然打算繼續北上,參加進攻萊特灣的戰鬥。他的參謀們表示反對,認為西村的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很明顯,美軍早已有準備,正在前方等著他們。若不采取措施,第二攻擊艦隊也會落入美軍的包圍中,遭到全軍覆沒的下場。誌摩自己至今不知道栗田在何方,下一步幹些什麼,這使他失去了進攻的信心。於是,他接受了“部下意見”,決定趕快收容自己的和西村的殘部,在天亮之前撤出戰鬥區域。

誌摩率領殘艦敗兵逃到海峽南進口處,又遭到美魚雷艇的襲擊。剛將這小艇擊退,一支由2艘輕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組成的美軍追擊部隊,從後麵撲了上來,將已受傷的驅逐艦“朝雲”號擊沉。

誌摩逃脫了海上追擊,卻沒有逃開美軍飛機的轟炸。天剛亮,一群美軍“複仇者式”轟炸機發現掉隊的“最上”號,一陣狂轟濫炸後,該艦終於沉入海底。西村艦隊至此隻剩下唯一的驅逐艦“時雨”號了。

那天晚上,栗田倘若堅持繼續攻擊前進,突破美軍艦隻的阻擊,與正向蘇裏高海峽駛來的西村艦隊會合成功的話,那麼這場海戰可能是另一種結局。他的6艘戰列艦和10艘重巡洋艦或許能輕而易舉地打垮金凱德的艦隊,當時金凱德隻有6艘舊式戰列艦和3艘重巡洋艦守著易受攻擊的登陸灘。

而此時的栗田艦隊,在西村艦隊準備突入蘇裏高海峽時,正鑽進了北麵200海裏開外的聖貝納迪諾海峽。這個海峽比蘇裏高海峽更窄。由於海水流速每小時8海裏,就是大白天,單獨一條艦航行都十分困難。栗田則要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帶著他的16艘軍艦通過。

早在前一天晚上9時30分,美軍巡邏機隊就發現日本艦隊又掉頭向東駛去,他們當即向哈爾西報告,日軍艦隊正向一個沒有設防的海峽駛去。固執的哈爾西卻不願為保護第7艦隊而放棄全殲日軍航空母艦編隊的大好機會。尤其當淩晨2時後,美軍一支夜間巡邏隊發現了敵航空母艦,他就沒有再考慮聖貝納迪諾海峽的問題了。

指揮第7艦隊的金凱德獲知,奧爾登多夫的戰列艦已在淩晨4時前後消滅了日本南路的西村艦隊,便開始集中精力對付另一支日軍艦隊。但他沒有接到第34特遣艦隊巡邏機隊發現栗田艦隊的報告,他自己的“黑貓式”飛艇巡邏隊也沒有發現日軍艦隊,不然的話,他本可以早點準備。

金凱德將軍總覺得有些不對頭,似乎有一種預感,日軍艦隊或許正駛進菲律賓海。他越想心裏越不踏實,於是,在淩晨5時他通過無線電詢問哈爾西的旗艦“新澤西”號:聖貝納迪諾海峽是否已有新組建的第34艦隊守衛。由於當時“新澤西”號無線電通信發生混亂,兩個多小時後,他等到了回音,不禁大吃一驚。

10月25日淩晨4時左右,栗田的艦隊駛出了海峽,以受傷的“大和”號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拚命向前行駛。

上午6時20分,太陽已高高地在天空升起。栗田發出命令,艦隊改成以“大和”號為中心的圓形陣勢,這時天空又被烏雲遮住,下起陣雨來。正在觀察塔上打瞌睡的日艦哨兵,發現一架美軍飛機正從東麵飛來。緊接著“大和”號瞭望哨報告說,東南18海裏外出現4根桅杆,不久便可看清美軍航空母艦的上層部位。

栗田接到報告,心裏一陣狂喜。他斷定這是美軍第三艦隊的一支航空母艦特遣分隊。如果他的艦隊和萊特灣美軍運輸艦群之間隻有這麼一支航空母艦分隊的話,那麼他的大炮將會有機會大顯身手。他下令全速前進,準備攻擊敵航空母艦。同時他向聯合艦隊發報:天賜良機,我艦隊正突進攻擊敵航空母艦,首先摧毀其飛行甲板,然後消滅敵特遣艦隊。

7時25分,也就是第3艦隊司令哈爾西回電否定有第34特遣艦隊的存在幾分鍾後,金凱德將軍最擔心的事終於被一連串緊急情況證實了。最早的消息是從最北端一組護衛航空母艦上發來的,它們的反潛巡邏機隊在離萊特島登陸灘100英裏遠的地方,發現日軍水麵艦隊,共有戰列艦4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11艘,正向萊特港方向駛來。

當時塔菲護衛航空母艦三分隊指揮官斯普拉格少將以為是飛行員弄錯了,薩馬島沿海怎麼會冒出一支強大的日軍艦隊。不久,這一消息得到證實,少將意識到自己處境危險。現在登陸灘與日軍戰列艦之間,除了6艘小型航空母艦和6艘驅逐艦外,其餘一無所有。唯一的辦法就是考慮把在南部海麵的塔菲航空母艦第二分隊和三分隊的艦載機調過來,然而,那些“吉普航空母艦”最高航速才每小時14海裏,而且艦體外較薄,難以保護易爆炸的汽油、彈藥和魚雷艙,水兵們把它們叫做“番茄罐頭”。看來它們即便趕來,這些易燃、易受攻擊的艦隻也解決不了大問題。而大型航空母艦此時還遠在北麵,由哈爾西指揮正在追擊小澤的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