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鐵盧戰役
戰役簡述
拿破侖一世的最後一戰。於1815年6月18日,由法軍對英普聯軍在比利時小鎮滑鐵盧決戰。由於種種原因,英普聯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這次戰役結束了拿破侖帝國。後世常引用這場戰爭形容遭遇了慘敗。
戰前形勢
在法國偉大的軍事統帥拿破侖·波拿巴率領法國57萬人組成的遠征軍從俄羅斯慘敗歸來後,英、普、奧等封建大國看到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元氣大傷的局麵,迅速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企圖趁火打劫,一舉消滅這個代表著資產階級利益的侵略者,在萊比錫戰役,拿破侖被敵軍兩倍於己的兵力擊潰,不得不敗回萊茵河,而聯軍已把戰線推進到法國本土,這是法軍兩線作戰導致的惡果。在1814年的戰局中,拿破侖率領10萬新部隊和35萬聯軍作戰,取得了一係列局部勝利,然而,法國畢竟已經衰弱不堪,加上聯軍軍事實力的強大,終於在3月底攻占了巴黎,拿破侖被迫宣布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領地厄爾巴島上,波旁王朝複辟。
個性強硬,好勝的拿破侖並不甘心自己的軍隊就此失敗,他仍然在關心著時局的發展。1815年初,反法同盟在維也納開會,與會各方由於分贓不均而大吵大鬧,以至於最後劍拔弩張、橫刀相向。同時,法國方麵,廣大人民遭受封建貴族的殘酷剝削,越來越不滿意波旁王朝的統治,從而更加懷念拿破侖時代。
一直在默默注視著時局發展的拿破侖決定重整旗鼓。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侖率領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過監視厄爾巴島的波旁王朝皇家軍艦,經過三天三夜的航行,於3月1日抵達法國南岸儒昂灣。拿破侖感慨萬端、興致勃發,上岸後立刻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士兵們,我們並未失敗!我時刻在傾聽著你們的聲音,為我們的今天,我曆經重重艱辛!現在,此時此刻,我終於又回到了你們中間。來吧,讓我們並肩戰鬥!勝利屬於你們,榮譽屬於你們!高舉起大鷹旗幟,去推翻波旁王朝,爭取我們的自由和幸福吧!”士兵們在拿破侖的鼓舞下,熱血沸騰。部隊開始進軍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歡呼雀躍。波旁王朝派出的阻擊部隊,因多是拿破侖舊部,所以紛紛歸附,這樣,到3月12日,拿破侖未放一槍一彈,傳奇般的回到巴黎。此時,他的部隊已發展到1.5萬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勢已去,倉皇逃出巴黎。3月19日,在民眾歡騰聲中,拿破侖重登王位。
維也納會議正在舉行。在交際舞會、調情嬉笑、玩弄權術和互相爭吵之中,一個消息像炮彈一樣飛來並在會議大廳中爆炸:拿破侖這頭被困的雄獅自己從厄爾巴島的牢籠中闖出來了。緊接著,其他的信使也騎著馬飛奔而來:拿破侖占領了裏昂(法國東南部城市);他趕走了國王;軍隊又都狂熱地舉著旗幟投奔到他那一邊;他回到了巴黎;他住進了杜伊勒裏王宮。萊比錫大會戰(1813年10月16日~19日,16萬法軍與32萬反法聯軍在柏林西南萊比錫的決戰,法軍寡不敵眾,終於失敗。)和20年以來塗炭生靈的戰爭全都白費了。好像被一隻利爪抓住,那些剛剛還在互相抱怨和爭吵的大臣們又都聚集在一起,在共同利益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他們很快擬定了臨時宣言,稱拿破侖是“世界和平的擾亂者和敵人”,他“不受法律保護”……3月25日,英、俄、普、奧、荷、比等國結成的第七次反法同盟。與此同時,他們急急忙忙抽調出一支英國軍隊、一支普魯士軍隊、一支奧地利軍隊、一支俄國軍隊。他們現在被迫再次聯合起來,徹底擊敗拿破侖這個篡權者,歐洲合法的皇帝和國王們從未這樣驚恐萬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