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麥克阿瑟(4)(1 / 3)

在這個節骨眼上,麥克阿瑟收到了來自馬歇爾的電文,馬歇爾告訴他,陸軍部計劃向總統上報一份職務晉升名單。問麥克阿瑟是否要推薦什麼人?為了推動克魯格更加合作,3月18日,麥克阿瑟推薦克魯格升為四星上將。

不知道是為四星上將的前途所打動,還是因為第6集團軍需要它所能得到的所有空中支持,克魯格動心了,允許第37師和第40師向克拉克機場進軍。結果,就像推一扇沒有上鎖的門一樣暢通無阻。部隊沿著3號公路以每天10英裏的速度長驅直入,它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

事實證明,攻占克拉克很容易。難的是如何讓這個地方發揮作用。成千上萬的日本人埋伏在山上,居高臨下,將這裏的6個機場置於其炮火打擊之下。第40師必須進入山區,把他們驅趕到火炮射程之外,並最終把他們從戰壕裏摳出來。

在第40師攻占克拉克以前,克魯格就清楚地表明他不想朝馬尼拉的方向再前進半步了。他確信埋伏在呂宋中央平原以北和以東的山區裏成千上萬的日本人會突襲連接林加延和馬尼拉的主幹線3號公路,並打垮他的右翼。在他的後援部隊——主要是第1騎兵師和第32步兵師——從萊特調到林加延之前,他什麼機會也不會有。

麥克阿瑟認為克魯格對周圍形勢的判斷是大錯特錯。他還批評了威洛比,因為他誇大日軍的實力,無形中增加了克魯格的恐懼心理。如果山下奉文讓他的人進入平原地區,那就無異於要他們自己被美國的坦克、飛機和自行火炮消滅光。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在爭奪克拉克的戰鬥中,當日本第2坦克師的一個裝甲團從高地衝下來企圖切斷3號公路時,確實被美軍一下子殲滅了。

1月31日,麥克阿瑟命令艾克爾伯格的第11空降師的兩個滑翔團乘坐登陸艇在納蘇格布灣實施兩棲進攻。3天後,該師唯一的傘兵團空降,攻占距離登陸灘頭10英裏處的高地。但空降師在接近馬尼拉南部近郊時,遇到日軍的頑強抵抗。日軍嚴密防守著進入市區的唯一接近路,而第11空降師正試圖由這條路上進入。部隊在這裏戛然止步,日軍防禦部隊迫使他們停留在尼科爾斯機場南兩英裏處。

與此同時第6集團軍的兩個最好的師,第1騎兵師計劃1月27日到達林加延灣,然後沿5號公路進軍;第37師從克拉克機場附近的駐地出發,沿3號公路向馬尼拉市前進。事實上,第37師已經處於林加延到馬尼拉的中間了,但第1騎兵師有更強的機動能力,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強烈的團隊精神。他們自認為是美國陸軍最好的師。

麥克阿瑟急於到達馬尼拉的迫切心情常常驅使著他叫吉普車開到先遣部隊的前麵。1月30日,在克拉克機場附近,他設法讓車開到交火地帶的中間,日軍的3挺機槍在他左側不到100碼處向他右側不到100碼處的美軍炮兵連射擊,而炮兵連則通過概略瞄準向藏在戰壕裏的日軍射擊。

在這個時候,第1騎兵師從林加延灣海岸向南挺進。當晚,麥克阿瑟見到維恩·D·馬奇師長並告訴他:“去馬尼拉。我不管你怎麼去,到那兒就行,而且要快。要避免人員傷亡。你可以繞過日本鬼子,超越日本鬼子,但一定要到馬尼拉,救出聖托馬斯集中營的戰俘,占領馬拉卡南宮和議會大廈。”

馬奇組織了一支由800名熱情的誌願者組成的飛虎隊,分乘吉普車、卡車和輕型坦克向馬尼拉全速前進。

兩天後,飛虎隊到達馬尼拉東北74英裏的甲萬那端。騎兵師的戰士們涉水過河,把日軍趕出了甲萬那端。上了5號公路。這支飛虎隊在6小時之內行進了75英裏,於2月4日黃昏時到達馬尼拉市區第37師。沿3號公路緊趕慢趕,還是晚到了12個小時,於第2天淩晨到達馬尼拉。

麥克阿瑟實現了他登陸後4個星期內到達馬尼拉的誓言。他還希望用一支精幹、行動快捷的力量迅速突破馬尼拉,趁日本人正暈頭轉向時,讓他的部隊去解救被關押在市裏和周邊的幾千名盟軍戰俘。

如果能讓部隊迅速入城,就可以不戰而拿下這些集中營,但是如果陷入艱苦而血腥的包圍戰,就很容易提醒日本人在無望的戰鬥的最後幾天大舉屠殺他們的戰俘。這些天來,麥克阿瑟對盟國戰俘的命運深深地擔憂。

2月5日上午,第1騎兵師的飛虎隊插入北部郊區並向聖托馬斯大學進發,日軍在那裏關押著3500名戰俘,主要是美國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