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一章 血神經(3 / 3)

至上而下有一柱香的時辰,三人方到穀底。抬頭向上,才驚覺人之於萬物竟是那般渺小,不過一粒沙塵之值,茫茫塵世,微微人煙,終是滄海一粟。溪流橫貫穀底,怪石嶙峋碩大,雲霧環繞,仙音渺渺,四周可見皆是如畫美景。青山如墨,碧水長流,四季常見之花遍地盛開,豔妍極致。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兒的花,滿地盛開。亭台樓閣,宮殿山水,無不絕世精致。白玉鋪地,散金做壁,錦緞旖旎,雕欄畫壁,簷上蟠龍臥虎,琉璃作瓦,琥珀鑲壁。一派謹然有序,儼然如隔絕俗世不染纖塵之態,是以世外清靜之地。

華夏的古代哲學宣揚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以“天人合一”為最高理想。這種觀念是華夏古人對大自然懷有的強烈感情,反映著華夏迎合大自然的傳統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注重天地萬物間的相互關係對人的顯示作用以及他們各自表現出的自然屬性對人類精神的啟示,崇敬天就是崇敬大自然和它對生命的滋養。獲取天地生機來追求自身的繁茂,與大自然和諧共存,萬物生命同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生生不息。在這樣一種思想的指導下,藝術的最高目標就是將個人的情感以恰當的方式找到寄托,從而最終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生命之美。

於是,“天人合一”這樣一種體現人與自然契合無間的精神狀態,成為華夏傳統文化精神的核心並貫穿了整個華夏古代文化思想史,滲透到華夏古代文化的各個領域。華夏的古典園林就是“天人合一”精神的具體體現。如此,迥異於亞東大陸的建築和景致登時將伊麗沙和伊麗葉震住了,一股說不清道路不明的感覺在心中滋生,許久才回過神來。楊亦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三人又行了半個時辰,前方是一片草地,上百名十五、六歲的少年,揮舞著血色長劍,鬥在一起,漫天都是血光,天地間除了紅色還是紅色,任何物體遇上那血光都會被完全腐蝕得幹幹淨淨。

這些少年是楊亦最早兌換出來的那一批根骨、資質出眾的普通人,可是他們最後沒有修煉《諸天神劍訣》,而是修煉了《血神經》。《血神經》乃是魔道至高經典,其中包羅萬象,詳細記載了許多阿修羅道法門,可以說天下魔教法門盡在其中。《血神經》傳說為地府血海誕生的冥河老祖的獨門絕學。一旦練成便可化身千萬血神子隻要還有血神子存活就能不死端是了得。可惜的是血神經的修煉方法太過殘忍甚至於殘酷不僅僅是針對外人更是針對修煉者本身。修煉者必須要有非常強悍的忍耐力。甚至於殘酷到極點的酷刑在這種殘酷的修煉麵前就猶如瘙癢一般。裏麵有一門血影神功就需要將自身人皮,生生剝去。

再將全副血身煉化,成為精氣凝煉的一個血影。此法煉成以後,異日出山,無論遇見正邪各派修道之士,隻消張臂撲將上去,立即透身而過,對方元神精氣全被吸去。並還可以借用被害人的原身,去害他的同道。再遇第二人,仍舊脫體,化為血影撲去,隻要撲中,便無幸免。既使修為極高的大神通者,如若事前不知,驟出不意,也是難免受害。尤其厲害的是,水火風雷、法寶飛劍皆不能傷。正因為《血神經》的修煉如此殘忍,所以無數年來真正修煉成血神經的人屈指可數可每一個成功的都是當世的絕頂高手。

“千種大道,萬般神通,吾取肉身成道。血乃肉身精華,力量之源,吾專修血液,終養成吾之不壞肉殼……”這些少年楊亦沒有讓他們修煉血影神功,而是修煉了裏麵的煉血之法和血神子神通。煉血之法前期就是講述怎樣吸收天地元氣淬煉血液孕養肉身,循序漸進,暗合天道至理。但後期功法需要修煉者必須大量殺戮,吸取天地萬物的精血。隻是《血神經》借助外物必定有著隱患,外界吸收而來的血液精華,也是不能和自身完美相融的,雖然前期速成,到頭來恐怕要喪失追求大道的機會。不過楊亦也不要求他們能夠證道成聖,隻要能夠有人晉入大羅金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