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見無法說服馬謖,隻好說:“如果參軍堅持要在山上紮寨,請給我一部分人馬,我到山的西麵紮個小寨,好與你互相呼應,萬一魏兵來攻,可以互相支援。”
馬謖不肯分兵給他。但就在這時,山中居民蜂擁而來,說魏兵大隊就要衝殺過來。馬謖見王平要走,很勉強地說:“好吧!你不願聽我的命令,我給你五千人馬自己去紮寨吧!等我打敗了魏軍,你在丞相麵前可別爭功!”
王平在離山十裏的地方紮了一個小寨,並畫成圖本,派人速送諸葛亮,報告馬謖不聽勸說,堅持紮寨山上的情況。諸葛亮一見圖本,知道馬謖放棄要道,占山為寨,不禁拍案大驚:“馬謖無知坑害了我的軍隊了!”他對左右的人說:“如果魏兵四麵包圍,斷了水源,不要兩天,我軍不戰自亂。如果街亭失守,後路切斷,如何安全撤退?”正在諸葛亮著急時,有人來報緊急軍情:“街亭失守!”諸葛亮氣得頓足,歎氣說:“敗局已定,大勢已去,都怪我用人不當,過錯真大啊!”他隻好采取緊急措施,應付突然事變,命令蜀軍先撤回漢中。
原來司馬懿決定直取街亭以後,立刻派他的兒子司馬昭帶兵察看了前路情況,知道馬謖未在要道紮寨,而是據孤山防守,立即調兵四麵包圍街亭,切斷水源,蜀兵果然不戰自亂,無法堅守,三天之內司馬懿就輕易地奪取了這個戰略要地——街亭。
馬謖與王平敗回漢中,諸葛亮先要王平入帳問話,責問他為何不勸阻馬謖。王平隻好將自己如何勸說,馬謖頑固堅持己見和戰鬥經過詳述一遍。最後說:“丞相不信,可問各路將領。”
孔明命王平退下,傳馬謖入帳。馬謖知道違了軍法,無法活命,自己縛了自己,跪在帳前。諸葛亮一見到他,臉色立變,責備他說:“你自命飽讀兵書,熟知兵法,我多次告誡你,街亭是我軍根本。你以全家性命擔保,接受重任。你如果聽從王平勸告,就不會有此結果。如果不嚴明軍紀,怎能服眾?你今犯法,不要怨我。你死以後,你家老小生活我會安排照管。”然後命令推出斬首。
突然,參軍蔣琬從成都來見諸葛亮,見要斬馬謖,連忙入帳為他說情:“從前楚國殺了名將成得臣,晉文公高興。現在天下未定,用人之際,殺去謀臣,豈不太可惜了!”
孔明淚水盈眶說:“曆史上孫武能戰無不勝,無敵於天下,就在於法度嚴明。現在天下紛爭,戰爭方起,如果法紀廢弛,如何打仗?馬謖死罪難饒,一定要殺!”
一會兒,武士將馬謖斬首,獻上首級,孔明見了,又痛哭不停。蔣琬深感納悶不禁問道:“馬謖已經斬首,丞相為何痛哭?”
孔明說:“我不是哭馬謖之死。我想起先帝在白帝城托孤時叮囑我:‘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天果然如此。我深恨自己沒有知人之明,想起了先帝,因此痛哭!”
大小將士聽諸葛亮這樣一說,都難受得落淚。
馬謖被斬首後,諸葛亮對街亭戰役中有功的王平給以封賞,讓他代替馬謖為參軍,封為討寇將軍。但他對自己卻痛加責備,他上書後主劉禪,請求貶官三等。他還公開發出文告,承擔了失敗的責任。
諸葛亮這種執法如山,不講情麵的嚴明公正的作風和嚴於律己的品質一直被人們傳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