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年(2 / 3)

“福齊,現在在政府上班是個苦差事,我是個懶漢,早就幹不動了。現在和他們幾個好朋友一起做點自己喜歡的清閑事……”

李福齊倒是沒有生疑,他單純地道:“功成身退,這樣也挺好的。”

“嫂子呢?……”李福齊隨口道,旁邊的父親李起淮也下意識地瞅了劉紫辰和沈明月一眼,不過兩人專心喝茶,絲毫沒有察覺。

李一亭老臉微紅,連忙打岔道:“欸,福齊,你成家沒有?我這當哥哥的確太不稱職了……也沒空過問。”他機智地轉移了焦點,既沒承認也沒否認。

李福齊笑道:“沒呢,我還早。”

“是時候該提上議程了,你主動放棄了城裏的工作,別再耽誤了自己的姻緣。”李一亭的倒是真心話。

李起淮看穿了兒子的窘迫,適時插話道:“一亭,你妹妹過幾也回來。”

“是嗎?”李一亭感激父親及時給自己解了圍,但心裏的愧疚感著實重了幾分,“嗬,李恬這家夥還知道回來。”

李起淮輕笑道:“她可比你顧家,每年都知道回來看看。”

李一亭尷尬地摸摸臉:“這妮子還算有點良心。”

母親這時候正好走過來,貼心地道:“好男兒誌在四方,老頭子你瞎念叨啥呢?……趕緊招呼幾位貴客開飯吧。”

“對對對……”李福齊也趕緊招呼道,“上桌吧,咱們邊吃邊聊。”

在農村,餐廳就設置在廚房裏,開放式,麵積也是相當大的,擺下一張大方桌還可以到處走動,就像是城裏的一個大包廂。

母親早已在飯桌上擺齊了碗筷,還有熱騰騰的幾盤菜,當然少不了幾壺溫老酒(類似於紹興黃酒)。

看到今的菜品,李福齊忍不住開了個玩笑:“二娘,你們家今吃齋啊?”

父親李起淮毫不介意:“你還不知道你二哥口味刁嘛。”

“一亭哥的風格果然是獨特。”李福齊感慨道,“還好我也喜歡”。

眾人笑著上了桌,很快便在父親的熱情熏染下,灌了幾碗濃香四溢的老酒,酒勁一上來,大家便自然熟絡起來,可以聊的話題就豐富許多了。

陳宇乘機打聽了一下李一亭家族的情況,李起淮頓感親近,話匣子也滔滔不絕地打開來,原來,李起淮兄弟六人,每戶又有不少子女,是李村首屈一指的大戶。在李村,其實真正德高望重、話一言九鼎的並不是村支書,而是大哥李起泗,不過他現在年紀大了,主要掌管祖祠,很少過問村中瑣事,村子的人又不多,所以大事務幾乎完全交給李福齊這個年輕人打理,隻有非常重大的決策,才需要得到“大族長”的首肯。

老三李起文,就是觀音廟的廟祝,這個陳宇早已清楚,李起淮告訴他,除了李福齊,老三可是村裏唯一的一位準“先生”;老五李丘茂是個技術高超的木匠,村子裏的木房子幾乎都是他設計建造的;而老六李丘彬除了能幫五哥打下手操木匠活,還是把種莊稼的好手。

陳宇正在疑惑為什麼從來沒人提起老四,李福齊主動道:“我父親排行老四,名叫李丘沅,我年幼時就已經去世了。”這麼久遠的事,他提起來也便沒有太多傷感了。

李起淮點頭道:“老四樣樣精通,是三鄉五裏不可多得的人物。還好福齊也爭氣,沒給你老父親丟臉,將來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眾人紛紛讚同,各自舉碗幹了。

席間,從來沒有吭聲的曠梭突然提了一個問題:“一亭怎麼不是福字輩呢?”

李起淮醉意朦朧地道:“一亭出生的時候,村裏剛剛蓋了一座精美的水亭,我便給他取了這個名,他大名叫李福炎,你們大概沒有聽他提起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