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聿突然到警局投案自首,讓一眾警員大跌眼鏡。
不過,他並不是為了凶殺案而來,他是來交待自己的經濟犯罪行為的。
據石聿交待,自己曾假公濟私、挪用公款購買國外住宅,未經董事會批準,此時受到凶殺案驚嚇,為求自保,才主動坦白從寬的。
他的供詞如下:
石聿與上官麗認識於下傳媒急劇衰落時期,當時他還是一個落魄的製片人兼出品人,在荷怡影業混日子,上官麗那時候剛剛離開荷怡,在某家影視公司當個股東,他們倆認識於一次公司組織的老員工聚會。
對於石聿的才華,隻有上官麗一個人給予了明確的認可。
另一家公司的董事們都不怎麼待見上官麗,她早就萌生了另投明主的想法,兩人可謂一拍即合,開始籌劃重新組建影視公司的想法。由於石聿交際甚廣,來也巧,下傳媒的某位董事與石聿相熟,他私下裏向石聿透露了下傳媒的危機,董事長有意通過業內朋友接手最後的爛攤子,順利過渡。
開出的價格非常有誘惑力,但石聿自己仍舊承擔不起。
這件事被耽擱了一段時間,不知怎地竟然被上官麗得知,殺伐果決的上官麗覺得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與其一切重頭再來,不過借雞生蛋,挽下傳媒於將傾。如此一來,不但輕而易舉地收編了一眾高級編導管理層,還可以繼續利用下傳媒的品牌重整旗鼓。
兩人經過幾幾夜的探討,最後終於下定了決心:接手下傳媒。
唯一困難便是資金,上官麗決定變賣自己的所有股權,但即便加上兩個人共同的積蓄,資金還有將近一半的缺口。
怎麼辦?上官麗她去想辦法,並爭取在一個月內湊齊。
而與下傳媒的談判,由石聿負責,爭取將收購價格降到最低,與籌集資金雙管齊下、同時進行。
石聿巧舌如簧,盡情施展才華,終於將收購價格降低了一成,另外,聰明絕頂的石聿還在董事會做了一個未來藍圖的演講,這次演講不可謂不成功,石聿也展示了一個謀略家的風采。
舌戰群儒的結果就是:原董事會的兩名董事同意繼續持股,而副執行董事開出條件,轉正後願意繼續留在下傳媒工作,真叫名利雙收!
收購價格談掉了三成,而且公司架構完整,除董事會外,大多數員工都願意留在公司繼續工作,這讓上官麗喜出望外,她很快便籌夠了這七成資金,順利地收購了這匹瘦死的駱駝。
收購下傳媒後,表麵上石聿擔任董事長,實際上是上官麗在發號施令。
剛開始這種狀態還沒什麼,畢竟是創業初期,上官麗為人大膽潑辣、目光精準,她製訂的集團化發展、資本化運作、粉絲型文化,徹底挽救了大廈將傾的下傳媒,讓所有員工都有了重生的向心力。
最關鍵的是,上官麗看準了皇朝影業的弱點,慫恿石聿放下麵子,邀請大王重新加入娘家,這一招功勳卓著,讓下集團穩坐了龍頭老大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