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遠古時代起,就在祖國的大地上勞動、生息和繁殖。
距今大約六七千年前,中國各地以不同形式進入母係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人們的經濟生活已經以農業為主,兼事家畜飼養、漁獵和采集。原始農業是由采集經濟發展而來的,婦女是農業的發明者。粟是當時北方主要糧食作物,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
直至大約四五千年前,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氏族,先後進入父係氏族公社階段。父係氏族又叫“父權製”,也是原始社會的最後階段。在父係社會裏,土地、牧場等生產資料歸全氏族公有,人們共同享受勞動果實,過著民主的生活。
中國古代史籍中有許多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女媧是古代神話傳說中創造萬物的女神,盤古是傳說中開天辟地、創造“五嶽”的偉大人物。還有“三皇五帝”的傳說,而以有巢氏、神農氏、大禹治水的傳說流傳最為廣泛。傳說依靠人們世代口頭傳誦到後來被文字記載下來,在這一過程中,傳說也逐步地從神性色彩濃厚到具有人性的演變過程。透過這些充滿神奇的幻想、天真美麗的傳說,可以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頑強地同自然界抗爭和對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精神。
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是我國原始社會向奴隸製過渡的時期。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曆史,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中國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國。我們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炎黃指的是距今大約四千多年的黃帝和炎帝。他們傳說是華夏的始祖。
我國古代有許多傳說,最早的傳說大多是氏族部落關於本部落的來源及其祖先的神話。那時候,人們還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解答一些問題,便靠著口頭傳誦以豐富的想象編出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共工撞不周山等許多神奇的傳說。
傳說遠古時期,宇宙不像現在有日月星辰的輪轉,沒有天地晝夜,也沒有山川河流、風雲雷雨。整個宇宙混沌一團,像個大雞蛋。這個大雞蛋存在得太長久了,裏麵漸漸孕育了一個生命——盤古。盤古長期生長在這混沌世界中,感到心煩氣悶,便找來先天金石之精的斧鑿,將混沌的世界劈開。於是,輕清飄逸的大氣上升,變成了明亮的藍天;混濁厚重的塵土沉落下來,凝成了厚實的大地。天地分開之後,盤古擔心有一天天會合起來,就手托藍天,腳踏大地,將天地支撐起來。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偉岸的身軀,也日複一日變得越來越高大。盤古像一根巍峨的頂梁柱子,矗立在天地之間,不讓它們合攏。盤古死後,身體各部分別化作風雲雷電、日月星辰、山川湖泊、肥田沃土、樹木花草。一個幽靜美好的世界誕生了。
又過了幾萬年,天神女媧來到大地上。她睿智而仁慈,是從大地中生長出來的神。她生得人麵蛇身,神通廣大,一天中可變化七十次。她在大地上行走,見世界荒涼寂寞,感到十分孤獨,決心要在大地上創造一些有靈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