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作為主旨講演者,我應美國斯坦福大學之邀,飛越太平洋,出席了“漢民族研究反思學術研討會”。
在這個研討會上,各國學者們最有興趣,也最不可理解的是漢族人口這麼多,曆史這麼悠久,內部差異為什麼這麼大?甚至提出了漢族是不是一個民族的問題。
確實,漢族內部差異是巨大的,大到南北之間完全不能通話,大到一個地區內竟有10餘種方言,各族群之間也不能通話。盡管漢族內部差異如此之大,但漢字是大家共識的,對漢族是高度認同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簡言之,這是漢族從形成到發展是從多元走向一體的必然結果。
對此,我與我的學術團隊:浙江師範大學陳華文教授、中南民族大學韋東超教授、西北民族大學彭清深教授、雲南民族大學魯剛教授、上海文藝出版社徐華龍編審、遼寧師範大學趙忠文教授、遼寧稅務專科學校孟憲剛教授、河南大學郭萬平教授,以及已故的廣西民族大學周耀明副研究員等於1999年在《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已作了較係統的分析。
今天,為了全麵認識和解讀漢族的曆史,本卷在《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的基礎上,重新補充和整理,從整體走向局部,即在讀了第一卷漢族全史之後,再讀第二卷漢族區域史,進一步了解漢族內部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又是如何從多元走向一體的?
為了敘述的方便,本卷從地域的層麵,將漢族分為華北漢族史、華中漢族史、華南漢族史、華東漢族史、東北漢族史、西北漢族史、西南漢族史7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本卷是集體研究的成果:
(第一章)華北漢族史由徐傑舜、郭萬平撰寫;
(第二章)華中漢族史由韋東超、徐傑舜撰寫;
(第三章)華南漢族史由徐傑舜、徐桂蘭撰寫;
(第四章)華東漢族史由陳華文、徐傑舜撰寫;
(第五章)東北漢族史由徐傑舜、孟憲剛和趙忠文撰寫;
(第六章)西北漢族史由彭清深、徐傑舜撰寫;
(第七章)西南漢族史由魯剛、徐傑舜撰寫。
全卷由徐傑舜、陳華文統稿,最後由徐傑舜定稿。
徐傑舜
2011年10月4日
於武漢江南家園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