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人的分裂
斯拉夫民族是歐洲最大的民族之一,斯拉夫人最先住在喀爾巴阡山一帶(現在的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後遭其他民族進攻,四處逃亡。一支向西北,在今天的波蘭和斯洛伐克境內居住了下來,這些人被稱作“西斯拉夫人”;一支向東,定居於烏克蘭草原,被稱作“東斯拉夫人”;後來又有一些斯拉夫人湧入巴爾幹半島,叫南斯拉夫人。其中東斯拉夫人是現在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共同的祖先。
最早的東斯拉夫人處於相對落後的原始狀態,一直到10世紀時,東斯拉夫人還沒多少法律觀念,居民間的糾紛、爭鬥常常用以傷還傷、以殘還殘、以命償命的方式來解決。
東斯拉夫人各個部落間經常發生戰爭,一些部落越戰越強,成了“霸主”。大部落的中心人口眾多,貿易頻繁,逐漸發展成以後的城市,城市再進一步壯大,連同周邊的村莊和山川,就形成了公國。9世紀時,東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已經出現了上百個公國,其中最強大的是諾夫哥羅德公國和基輔公國。
9世紀中葉,諾夫哥羅德公國內爆發大規模動亂,斯拉夫貴族們束手無策。於是他們決定請瓦良格人(東斯拉夫人對北方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日耳曼部落諾曼人的稱呼)的部落酋長留裏克來幫助他們平定內亂。可是,東斯拉夫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這是在“引狼入室”。驍勇善戰的瓦良格人在很快平定東斯拉夫的內部叛亂之後,不但沒有撤走,反而以武力推翻了斯拉夫人的統治,建立了留裏克王朝。
瓦良格人雖然憑借武力征服了東斯拉夫人,但是卻漸漸被這些被征服者所同化,並融入到當地的斯拉夫人生活之中。瓦良格人已經不說原來的瑞典語而改說斯拉夫語,崇拜斯拉夫的神了。到10世紀時,留裏克王朝所有的王公和封侯都已經使用斯拉夫人的姓名了。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落後民族征服先進民族,最終要被先進民族所同化,甚至還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語言。正是在這種民族征服與融合的過程中,一個新的民族——羅斯開始形成。“羅斯”本來是芬蘭人對瓦良格人的稱呼,意為“北方人”(也有人認為“羅斯”之名起源於第聶伯河支流羅斯河)。到瓦良格人征服了東斯拉夫人各部落之後,“羅斯”這個詞就成了對生活在俄羅斯大地上所有民族的總稱。
879年,留裏克病故,他的兒子年紀很小,於是大權便落到了他的一個親戚奧列格的手中。奧列格上台不久就把征服的目標對準了南方名城基輔。基輔是當時羅斯最繁華、最富裕的城市,商人雲集,商品琳琅滿目,被稱作“羅斯眾城之母”。
882年,奧列格率領大軍沿第聶伯河南下,圍攻基輔。他先把軍隊埋伏在城外,然後謊稱自己是個商人,把基輔城的兩位王公騙到自己的營地後把他們殺掉,然後一舉攻占基輔。
奧列格把統治中心從諾夫哥羅德遷到了基輔,並陸續消滅了其他一些小公國。到10世紀初,形成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人們把它叫做“基輔羅斯”,奧列格則被尊為基輔羅斯的“大公”。到11世紀初,基輔羅斯已成為一個東起喀爾巴阡山,西到頓河,北起波羅的海南岸,南到黑海北岸,總麵積達100萬平方公裏,人口將近500萬的大公國。
奧列格大公非常好戰,特別是對拜占廷帝國虎視眈眈。907年,他親率88000人的軍隊和2000多艘戰船,攻打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廷戰敗被迫向羅斯繳納貢銀。才過4年,他又一次攻打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國再次戰敗,承認羅斯商人在拜占廷享有免稅等特權。
912年,奧列格大公從自己的戰馬上摔下來,重傷而死,留裏克的兒子伊戈爾成了新的大公。他不僅對外征戰不休,還在自己所轄境內使用武力貪婪地勒索貢賦。
從10世紀初開始,每到11月份,羅斯的王公們就率領親兵從基輔出發,來到各自的轄區,向被征服部族勒索貢賦,抗繳者一概被貶為奴隸,史稱“索貢巡行”。王公們在轄區內一呆就是一個冬天,搜刮大量的毛皮、蜂蜜和蜂蠟。到第二年春暖花開之時,河水解凍了,他們就把這些搜刮來的財物和掠奪來的奴隸裝上船,順水回到基輔城。久而久之,王公們貪得無厭的勒索終於使廣大人民的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