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和沒有答話,仍在上下打量那個少女。隻見她的衣著、發飾,皆與自己平常有些相似之處,聯想到宮中人說起西宮最近總喜歡給陛下送東西,心裏便明白了個大概。
薛尚宮察言觀色,代為答道:“瑩玉娘娘大病初愈,還是先進宮去,免得風大再傷身。”
瑩玉含笑點頭,便舉步先行。那少女小心翼翼地扶著她,見台階上還有積雪,輕聲道了句:“姐姐小心……”說著,又微微側過頭,像是在躲避阿和的目光。
阿和正在出神,此刻她偏過頭去,正好發髻上一枚翡翠金釵顯露出來。阿和見了當下一驚,隨即無明業火湧上頭來。
那根翡翠金釵自己再熟悉不過,花式和模樣都與母妃贈與她的那支翡翠金釵一模一樣自從阿和在陽江畔收到金釵便片刻不離己身,平日也隻佩戴這一兩樣飾物,正是宮裏上下都知道的事她們,她們竟敢連這個都抄了過去
想到母妃和父王,阿和隻覺得血湧頭頂,喝道:“慢著”
瑩玉果然停下腳步,連帶著西宮所有隨從怔在原地。
阿和走上前去,站到那少女旁邊,問道:“你這根釵,哪裏來的?”
那少女嚇了一跳,含糊答道:“姐、姐姐給的……”
阿和抬眼看向瑩玉,問道:“此金釵的花紋樣式,乃大吳宮廷之物,你如何得來?”
瑩玉隻覺得她問得一字一句都放緩了語氣,卻又帶著壓迫感。勉強笑答道:“這是下人們獻上的,奴家不懂什麼大吳宮廷之物,隻覺得好看,便隨便挑了這支給妹妹玩,怎麼公主不高興了?”
“撒謊。”阿和平靜的說道,從自己的發髻上取下金釵,道:“此釵天下隻有一支,乃是我父王托大吳宮廷禦用金匠打造,送與我母妃做信物之用。這釵上的花紋,乃是大吳親王專用,釵柄的金印乃是端王府的印記。這樣來曆的金釵,我給你,你敢用嗎?”阿和說罷,將手中金釵遞到那少女麵前,目光直視這二人。
那少女對上阿和的目光,心中一驚,躲又無處躲,更不敢接那根金釵,連忙跪倒在地,拜道:“娘娘恕罪小的無知,請娘娘責罰”
阿和又將翡翠金釵遞到瑩玉麵前,問道:“怎樣,娘娘如此喜愛我這根金釵,不惜命人盜用模仿,如今這根真的,你可敢收下?”
瑩玉聽得此話,心中一緊,隻覺得這位吳國公主的目光透澈逼人,仿佛要把自己看穿了一般。如此情形她似乎還是那般平靜自若,不高聲也不激動,卻比任何時候都讓人感到了她的壓迫感,出身皇家的公主果然非同尋常,甚至比郭氏、蕭氏更難對付。
瑩玉見自己的人都已經下跪謝罪,而那根金釵她也萬萬碰不得了,否則一旦泰成宮再追究起來,說自己竊用吳國皇室之物,那罪過就太大了。她連忙謝罪道:“公主息怒。不過是下人不懂事,見公主戴得好看便學了去,乃是無心之過。公主大人不記小人過,就寬恕了這次不慎吧。”
阿和又看了她一會兒,直到瑩玉拱手行禮賠罪,她才說道:“不慎就可以推脫責任了嗎?無心犯得錯就不是錯了嗎?我雖懶得記規矩,卻也知道這樣說不過去。何為無心何為有意?以後誰再不慎再犯了錯,便推脫是無心之過就可以被寬恕嗎?明明有錯,這樣說來倒像是有錯的有理了。”
瑩玉不成想還被她搶白了一頓,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忽然遠處通報道:“陛下駕到”她心中又一慌,腳下踉蹌起來,有體力不支之意。忙有幾名宮女搶上前來,呼喊道:“娘娘您怎麼了?”“娘娘不要緊吧?”又有宮女跟阿和告罪道:“娘娘請息怒,看在我們主子大病初愈的份兒,且緩一緩再說吧。現在外麵還冷,不如移駕到殿內如何?”
阿和見此情形,微微皺了眉頭道:“罷了,你們送她到偏殿休息吧,我要進去給太後請安了。”那幾名宮女如蒙大赦,連忙攙著瑩玉進去。阿和又想了想,再後麵喊道:“且慢。我還有一句話要說,此時不說,怕日後忘了。”
西宮的人隻得停住腳步,等她發話。
元坤走近時,正見到阿和背對著自己,站在瑩玉等人麵前一字一頓,擲地有聲地說道:“公主這個名號,乃是大吳賜予,大吳的子民供養於我,我也對大吳有責任和使命,公主這個稱呼便是我與子民之間的約束。而如今,我嫁來北燕,乃是陛下的妻子,有泰成皇後這個名號,各位既非吳國子民,以後請不要再喚我為公主,請尊稱我為泰成皇後”
西宮眾人愣了片刻,見瑩玉已經閉口不答,佯作昏迷之態,隻能代為答道:“是,謹遵泰成皇後懿旨。”
這麼說來,這好像是自己的第一道口諭呢。阿和想了想,揮揮手讓她們下去了。。.。
(看天作之和最新更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