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娘在一邊暗地裏點頭,一頭牛還真不夠這麼多人用的,再添個小母牛應該是正好的。隻是一下子添兩個,家裏受得了麼?不過阿翁既然這麼說了,預算應該是夠的。其實仔細算算,她這些日子也賣了不少辣椒了。
其實大家想的和春娘差不多,這不盛大有就問開了:“爹,買兩個,咱們家能行麼?”
劉氏也有點擔心:“老頭子,眼下其實才剛到春天,一下子添兩個萬一還沒收糧食就沒吃的了,可怎麼辦?咱們家裏老老小小十九口子呢。”
“一頭壯牛要多少錢?小母牛又要多少錢?”盛五福見大家這樣就問道。
盛三德想了一下:“一頭壯牛少於八兩銀子隻怕是買不到的,小母牛便宜一些,但是低於四兩銀子肯定也是摸不到的。”
盛二開和盛大有對視一下,盛二開道:“爹,我覺得可以。咱們家應該還是買得起的。”
其餘幾個兄弟聽了盛二開的話在心底算算賬,也都點頭,隻要家裏還有餘錢,那老爺子說要添東西,他們就不反對。
劉氏見兒子們都不反對了,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既然你們都同意,那二月初十老大、老二、老三就跟我前頭幾個村子裏轉轉,看誰家牛好就買回來。”盛百順說完又把竹筐裏的布和棉花都拿出來給了趙氏和周氏:“老二媳婦、老三媳婦,鐵牛和秋分要去上學了,每天回來是不可能的。得在書院裏住大通鋪。他們照顧自己肯定沒問題,但是沒鋪蓋不行。”
劉氏打量了一下布和棉花:“這應該是夠四床被子了,你們兩個趕緊給孩子都套兩床被子出來。開學的時候好給他們帶著。”
“哎呦,真謝謝爹,謝謝娘。”周氏和趙氏一齊道,趕緊把棉花和布接了過來,都十分開心。她們正想著這事要怎麼辦呢,老爺子就給準備好了。不得不說,她們的公公婆婆都很好。
盛大有媳婦王氏一看人家孩子上學都能有新鋪蓋,心裏頭就有些羨慕,想想自己屋裏大人孩子蓋的被子,那都多少年了。心裏這樣想這,王氏的眼神裏不免就流露出來羨慕之情,眼巴巴的瞅著周氏和趙氏兩人手裏的棉花和布。
劉氏一看王氏那眼神就知道她心裏再想什麼,想了一下,劉氏拉了拉盛百順的袖子,小聲道:“老頭子,你好糊塗,光想著兩個孫子上學得有新被子,你怎麼就忘了家裏這些人呢。”
盛百順一拍腦門:“哎呦,這事怨我,糊塗了。當時沒想起來。”
盛百順又抽了一口大煙袋,笑嗬嗬對這兒子兒媳婦們道:“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你們屋裏那些被子也都蓋了好多年了。如今咱們家裏條件好些了,光吃的好了也不行,也得讓你們每天睡覺也都舒舒服服的。等初十的時候不是我們爺幾個出門,也都給你們買些新棉花來。一屋裏都添床新被子,等天暖和的時候你們在把舊被子拆了,我給你們拿鎮子上去把棉花彈彈。”
“謝謝爹。”五個兒媳婦一聽盛百順這麼說,連忙又說道。
盛百順依舊是笑嗬嗬的:“一家人謝啥。”
“行了行了,別謝來謝去的了,天不早了,你們都回去睡覺吧。老二媳婦、老三媳婦,你們兩個趕緊把被子給他們兄弟兩個套出來。”劉氏笑著看了大家一眼。
很快堂屋裏人就散光了,隻剩下劉氏和盛百順。
劉氏給盛百順倒了碗熱水遞給盛百順:“行了老頭子,別抽了。”
盛百順晃了一下頭:“不抽難受。”
“懶得跟你說了,我問你,咱家裏還多少錢?”劉氏瞥了盛百順一眼。
盛百順在心底算了一下:“沒多少了,要不是春丫頭總能在草甸子裏撿到辣椒,咱們家哪有什麼錢。其實說白了咱們花的都是這丫頭的錢呐。”盛百順說著歎口氣,他活了大半輩子,還不如自己的孫女。
劉氏皺眉:“沒多少是多少?”
“剛給他們兩個交了一年的學費,一個人是三兩銀子。住書院的錢那等他們去了再交,今天又是買棉花又是買布,花了不少。過幾天還要買兩頭牛,再給兒媳婦兒子都買上新棉花新布也要不少錢。我還尋思著等三月份給家裏人都在扯點布製身衣裳。到時候天就熱了。”盛百順看了劉氏一眼。
劉氏點頭:“你說的都沒錯,可是老頭子,咱們家不能光指著春娘一個人啊,她畢竟是一個小丫頭。咱們得想想其他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