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周恩來東南行(5)(1 / 3)

蔣介石:此與事實完全不符。新四軍首先進攻鄰近之友軍……

潘大使:新四軍為數不過六七千人,何敢進攻鄰近之大軍?

蔣介石:新四軍之違紀抗命,已非一日,由來已久。餘可保證:新四軍之種種宣傳,純為謠言,絕不可信。貴大使如欲知其詳,餘當派賀主任詳加說明。新四軍違抗命令、傷害友軍與妨礙抗戰之事,自去年春季以來,先後在江北襲擊友軍,指不勝數,中央軍一再寬容,冀其終能覺悟……

潘大使:請問委員長今後如何把握大局?

蔣介石:我保證大局絕不因此次事件而有任何變動。中國當繼續抗戰,直至最後之勝利為止。

潘大使:請問今後新四軍在江北之部隊,將如何處置?

蔣介石:新四軍已經解散,再無新四軍問題可言。餘已為貴大使言明,此絕非政治或黨派問題……總之,更無損及抗戰力量之顧慮,此乃餘所能自信者也。

蔣介石還是將屎盆子扣在了新四軍頭上。

但蘇聯對事件的反應仍很強烈。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及外貿部長米高揚拒絕出席1月17日晚由中國駐蘇大使邵力子舉行的招待晚宴。這是他到任後的第一次宴會,本來蘇外長已答應出席,但到下午4點忽來電話說有重要公務,改期再來。這在外交慣例上是沒有的事,對邵力子來說也是晴天霹靂。他立即驅車去蘇聯外交部,按重慶來電解釋皖南事變。邵力子富有正義感,對此事也覺難以自圓其說,勉強措辭,剛一說完,蘇外交次長洛佐夫斯基就不客氣地說:“蘇聯人決不做可使敵人快心的事,請問大使閣下,日本人對此事件高興不高興?請轉告貴國政府,勿做使敵人快心的事。”

邵力子左右不是,又按重慶的電報意思說了幾句:“對於新四軍的處置,不得不嚴明賞罰,以利抗戰,對於其他政治及黨派,絕無關係,請勿係念。”

蘇方為避免幹涉中國內政之嫌,向來不對中國大使提及有關中共及其軍隊的事情,但這次卻不顧及,洛佐夫斯基對重慶政府的做法一再追問:“如果真的不擴大與妥善處理,就能不影響抗戰的把握嗎?”

邵力子不好回答。這時重慶外交部、侍從室給他的電報很多,為的是真反共而又偽親蘇,想繼續得到蘇聯的軍事援助。邵力子聊以自慰的是,事變後蘇聯並未提出減少援助的話。

蘇聯對中國的事情漸漸謹慎起來,是有點自顧不暇。它獲悉德軍將於6月進攻蘇聯的情報,其中包括中方提供的情報後,乃於1941年4月13日,與日本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並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日本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與不可侵犯,蘇聯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與不可侵犯。這個聲明顯然是有害於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參加日蘇中立談判的日方代表是鬆岡洋右。他自詡這是他“力學外交的傑作”:當他從柏林到莫斯科時,先在有名的強手斯大林心目中造成一個謎:他特意去列寧格勒遊玩,以消磨時間,而他早就決定了回東京的火車時間。當他一回到莫斯科,便在極短的時間內達成了協議。他認為他這種疾風迅雷般的“物理學”手法,而且沒有超越限度,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國政府立即於第二天發表聲明:蘇日的宣言,對中國絕對無效。外交部也致電邵力子,切實摸清蘇方對華態度。莫洛托夫說:“此次蘇日訂約基於蘇聯保持和平,並不涉及中國問題……蘇聯對中國繼續抗戰問題,毫無變更。”邵力子從英美駐蘇大使處得知“日蘇此次未另有密件”,所謂日蘇間另有兩項密約的傳聞不確。

同時,蘇駐華大使潘友新亦於4月19日向蔣介石說明,日蘇條約與中國無礙,蘇聯對中國的政策始終一貫,並不改變。蔣介石擔心的還是怕失去蘇聯的援助,所以不想造成反蘇的印象,連報上也不許刊登反蘇言論。他自己則對部下解釋說:“條約嘛,對蘇有利,亦可謂蘇聯對日計劃之成功,對日本嘛,則有害無利……”他懷中揣的另一本賬是,德國不久將進攻蘇聯,日蘇德關係不久亦將有所變化,他決定維持對蘇關係,對蘇日中立條約也不予理睬。

1941年6月22日,蔣介石亦喜亦憂的事發生了:德國大舉進攻蘇聯。蔣介石喜的是德蘇交惡,禍水引向了歐洲;憂的是,萬一蘇聯不支,德日打通歐亞戰場,與中國又甚為危險……

“霸王次長”

在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擊退後,國共兩黨的關係比皖南事變時稍見緩和。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特別是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著英、美、蘇進一步合作,國共關係出現了好轉的趨勢,周恩來與國民黨將領的交往依然頻繁。但國共談判沒有新的進展,雙方關係相當冷淡。

1941年5月7日開始,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突然發動大規模的攻勢,進攻重點是山西南部的中條山地區。日方出動的兵力有六個師團、三個旅團和偽軍張嵐峰等部,共十餘萬人。中條山脈地處山西南部,綿延300多裏,有許多利用山石挖成的防禦工事,是國民黨軍隊在華北敵後的最重要的據點。但日軍發動這次攻勢時,負責中條山軍事工作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被蔣介石召至四川,遠離前線。一開始,何應欽親赴洛陽指揮。盡管不少將士拚死奮戰,但由於國民黨忙於內部摩擦,軍隊士氣低落,何應欽又指揮失當,改變原有部署,調走部分主力部隊和中央炮兵團,在中條山實行單線防禦,如此一來,國民黨軍隊在中條山戰役中遭受嚴重失利,喪失七萬多人。國內輿論大嘩,紛紛指責黨軍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