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疑雲(1 / 2)

不敢多瞧,趕緊沿著原路向著小區門口走去。迎著晚風的涼意,讓我的大腦清明了許多。

我一進小區還覺得奇怪呢?怎麼才十點來鍾,小區內就看不到什麼人了。這可是大熱天,小區又處於街道的繁華地帶,怎麼可能會人跡難覓呢?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有這麼一場緣由在裏麵。也終於明白那些人聽到李嬸的信息,跑的比兔子還快。敢情經過這些天的事態發展,小區內已經彌散了大量的詭異氣息,在居民的心中早就埋下了恐懼的旋渦。李嬸已經成了勾魂使者的代名詞,任何與她有關的人等都成了另一個世界的移民。為了安全起見,避免受那無妄之災,不跑那才叫沒天理了。

這件事也讓我起了嚴重的戒心,但並非與鬼神有關。我從小接受著科學的思想教育,對鬼神之論隻存在著獵奇心理,並沒有太當回事。也就是說相信度的百分比並不是很高。不管任何神秘的事件,幾乎都可以用科學的數據來解釋。偶有那漏網之魚,我認為也不過是沒有掌握那方麵的知識而已,並對此堅信不疑。

所以,當那老者說出李嫂是鬼的時候,隻是開始表示了一下害怕。但效果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被我心中的科學論所否定。我的心裏到有大部分的心思很傾向於警方公布的結論,他們的結論基本與我的推論相吻合。

我的推論如下,有幾個受到影視劇毒害的人,突然靈感一現,產生了某種血腥的惡趣味。他們利用普通大眾的敬鬼神心理,故意披著鬼神之名,來玩這種殺人的遊戲。看著附近居民對這起事件從股子裏生出的顫栗,從中得到某種變態的滿足感。就像美國驚悚片《驚聲尖叫》一樣。

隨著推論的深入直下,現在回想起見到李嬸的種種,也讓我產生了許多的疑雲。我見過李嬸不過,三,四麵而已,對她的音容相貌談不上熟悉。這次碰麵又是在晚上,隻是感覺她臉色蒼白。在光線不算太亮的情況下,找個與李嬸有幾分相似的人,再經過精心的化妝,不是至親的人根本就會把她認為是同一個人。所以當我排除鬼神論之後很自然的就把那蒼白的臉色歸結於化妝品的功效。

不太相熟,燈不太亮,化妝,經過這三種可能性的總和,再加上我所受的科學教育在腦海中的堅韌不拔。這次偶遇的李嬸已經被我很幹脆的打上了假冒偽劣的商標。

我用科學的方法解釋了這起披著鬼神外衣的惡性殺人案件,雖說還沒有證據來有力的支持我的觀點,但最起碼用科學的推論能說的通,還是很興奮的。為此,對於來此的希望而引發的失望之情也衝淡了幾分。

我漫步走出小區門口,值班的保安抱著鬼神論的態度畏我如蛇蠍,保持著足夠的距離。我用了一個很蔑視的眼神瞟了他們一眼,徑直走了出去。

馬路上的車流已經少了許多,商鋪也已經關了門。隻剩下兩旁的路燈堅挺著崗位,發出那漠漠的光輝,照亮著一片小天地,為晚歸的行人鋪灑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