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守住人生底線
在我們工作的環境裏,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誘惑,抵製這些誘惑,就需要我們用職業道德來支撐我們的行為。
一個優秀的員工永遠不會被利欲所誘惑而做出違背自己品德的行為,他懂得用職業道德來約束自己,用高尚人格來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德與行保持一致。即使利欲之手叩擊他的靈魂之門,他也毫不動搖,因為,在他的心裏有一把鎖,這把鎖是他的道德屏障,將自己與那些違背德行的東西有效地隔離開來。
張健是一家軟件公司的工程師,在業界小有名氣。2003年張健離開了該公司,準備進入一家新的實力更加雄厚的公司繼續從事軟件開發工作。由於新公司與原公司業務相關,新公司經理要求他透露一些他主持的原公司開發項目的情況,但張健馬上回絕了這個要求。理由很簡單:
“盡管我離開了原來的公司,但我沒有權利背叛它,現在和以後都是如此。”
第一次麵試就這樣不歡而散。出人意料的是,就在張健準備尋找新的公司時,卻收到了直接錄用的通知,上麵清楚地寫著:
你被錄用了。因你的能力與才幹,還有我們最需要的——恪守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不僅僅是能夠抵製誘惑,不對自己本職工作之外的利欲產生貪婪之心,更是要堅持不懈地尊重自己的職業本位,恪盡職守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絕不能因為出現困難而推委或者退縮,知難而上,是員工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的最高準則。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托著浪花越來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裏拚命地遊,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麵,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不見了,隻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遊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裏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裏最後的力量又朝前遊去……
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裏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
終於,在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蘇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麼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
“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裏,白發蒼蒼的船長撲通一聲跪在黑人孩子麵前,淚流滿麵:“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恥辱……”
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身為船長,首先要負責所有乘客的安全,當乘客遭遇到危險時,第一反應是盡力施救,而不是猶豫不決錯失良機。在企業裏,員工也會遇到同類的“落水”事件,我們的第一重要表現是盡力“搶救”,而不是自以為是地猜測過錯可能造成的損失有多大,是否值得去挽救;更不能坐視不管而放棄補救。任何一個錯誤都可能導致企業的整體利益受到損害。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放任小錯,實際上就是在醞釀大錯。員工能自動自律地嚴格管理自己,將本職工作做好,防微杜漸,那麼,企業前進的步伐會越來越大,創造的財富也會相應增長,這對員工自身利益也會帶來切實的回報。
損害企業,危害自己
對一個企業的員工來說,誰都希望可以掙到更多的錢,在此前景下,有一些員工利用職務之便,做出一些有損企業利益的不義行為。這種員工最終會“東窗事發”而被企業拒之門外,由此而丟掉原本不錯的工作,成為社會的“邊沿人”。
勤奮而踏實地工作,不為私欲邪念所動搖,你就為你的成功與幸福鋪平了道路。勤奮地工作,實際上就是在走向幸福。如果被利欲蒙蔽,使用一些非道德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欲,最終會失去所有。
兔子三瓣長大了,離家之前,兔媽媽反複叮囑:“無論如何,都不要吃窩邊的草。”三瓣在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為安全起見,它的家有三個洞口。三瓣牢記母親的叮嚀,總是到離洞口很遠的地方去吃草。秋天過去了,一切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