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絲瓜陣(1 / 2)

“說出我師傅的經曆,那可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啊!”孫大鵬嘴一撇,儼然一副親曆的樣子,“你知道我師傅當年差點找到什麼嗎?”

“本拉登?”鍾鬼靈都快哭了,當時在張國忠家的談話雖然不多,但也見識了這個孫大鵬扯閑篇的本事,哪怕半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這哥們基本上都能扯到他們村某人第三者插足的話題上去,而且基本上能保證搞破鞋的事說清楚了,正經該說的確還沒開始說…

“哎?厄…算了,直接告訴你們吧…”看著鍾鬼靈的眼神,孫大鵬似乎也識了點趣,“你們知道迷陣這種東西嗎?”

“迷陣?好像聽我師傅說過,不過當時還小,什麼陰陽五行亂七八糟的玩意沒聽太明白。”鍾鬼靈道。

“話說這個唐朝啊,有個道士姓李,叫李簡,號什麼忘了…,入道之前是個開當鋪的,娶了個媳婦那叫一個漂亮!後來啊,他那個媳婦跟隔壁一個賣布的好上了…”

“咳!!”魏笑彤也服了,幹脆十分刻意的幹咳了一下,心想這個孫大鵬沒去當娛記真是太可惜了,連唐朝的花邊新聞都研究的如此透徹…

“厄…我長話短說吧…”孫大鵬咽了口唾沫,“鬼打牆你們都知道吧?”

“嗯!”鍾鬼靈點了點頭。

“茅山派有人專門研究過鬼打牆,發現這種玩意基本上與鬼沒啥關係…”孫大鵬搖頭晃腦道,“當初我師傅在河北就碰見過人造的鬼打牆,也就是我剛才說的‘迷陣’…”

唐朝以前,人們對鬼打牆的認識是十分朦朧的,碰上了也隻能認倒黴,初唐的時候,一個叫李簡的道士第一個對“鬼打牆”的現象進行了比較係統化的研究,並把全國各地很多的鬼打牆事件多發地點的建築以及自然景觀的布局進行了對比,發現促成鬼打牆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陰陽走勢有關*。

鬼打牆,是一種因迷路而原地繞圈的自然現象,行路者往往會感覺自己明明在走直路,卻會重複經過已經走過的地方,這種事一般出在夜晚,尤其是在墳地或荒郊野外等人煙稀少陽氣薄弱的地方,夜間陰氣沉聚、陽氣上升,地表流動的陰氣容易往一些地勢低且空曠的地方彙聚,從而形成一個“陰氣漩渦”,在茅山術中稱為“陰冗”,其內部的陰氣不斷流動,就好比一張轉動的CD光盤,陰冗的中央,陰氣運動最為緩慢,而越是靠近邊沿,陰氣運動就越激烈越快,在陰冗的最外沿,也便是最容易發生“鬼打牆”現象的區域,而“鬼打牆”所繞的圈子,一般來講就是這個陰冗的輪廓,鑒於這種成因,李簡發明了在地上畫十字,順著十字的直角方向拐九十度彎的方法來破解“鬼打牆”,其目的就是改變自身所處位置的陰氣流動速度與強度,以擺脫陰氣對自身感官的影響,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在同一個地方碰到“鬼打牆”,這與當事人本身的陽氣強弱也有很大關係。

自從李簡發現鬼打牆的真正成因之後,有一些能人便開始借助鬼打牆原理研發一些邪門陣法,目的是希望能夠人為模擬出鬼打牆的現象,根據茅山教的記載,時至唐代中期,已經有人成功的利用一些人工的工程及周圍的自然景觀成功的模擬出了鬼打牆,並將其應用於一些墓葬或軍事據點的隱蔽,這就是所謂的“迷陣”,這些被施了“迷陣”的墓葬或軍事地點,在白天很容易就能找到,而到了晚上就會神秘消失,或者隱隱能看到燈火,但無論怎麼走就是走不到跟前,這樣一來,一些專門在夜間行動的盜墓賊或特務密探便無從下手了,如果以現代的眼光看,這無非也就是類似於障眼法的小伎倆,但這種事若放在古代,在迷信的輔助作用下,對圖謀不軌者的心理震懾作用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