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往事(1 / 2)

姚清光人稱老倔驢,為人正直卻倔強的很。常言道:一份倔三分窮。故此姚清光家裏很窮,早年當過兵,後來不知道什麼事情被部隊遣返,為了這件事姚清光父親差點與他斷絕父子關係。

姚清光的大兒子姚百斤是個菜販子,常年倒騰菜,經常早出晚歸。早晨早去集市占地方擺攤,下午去躉菜,由於路途遙遠經常很晚才回來。因為那個時候雖然已經有了摩托拖車和汽車,但是卻不是姚百斤能開的上的,他的交通全靠自行車。

由於姚百斤小時候得過病,長得滿臉疤痕。人長得不怎樣脾氣卻繼承了姚清光的倔強和暴躁,再加上家裏窮所以至今打光棍,不過現在的姚百斤脾氣已經好多了。

二兒子姚萬斤是村裏的電工,因為是落後的山區,那個時候經常斷電,電工被稱作******,沒人敢得罪,是個肥差。因此姚萬斤結婚生子,日子過得也不錯。

姚萬斤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姚大山從小多病,長的瘦弱。在姚清光的幹涉下,二兒子把大小子姚大山過家給了姚百斤。

姚大山年齡小不知道什麼是過家,隻知道從此以後自己要跟大伯姚百斤一起生活。而姚百斤對這個兒子是百般嗬護疼愛,但是姚大山卻對大伯的倔強非常無奈,而姚百斤自從有了姚大山後脾氣也是收斂很多,幾乎判若兩人。

那麼就來說一說之前的姚百斤倔強到了什麼地步,有一次姚百斤做了地瓜麵包子。

那個時候生活已經好起來了,不會餓肚子了,白麵不是舍不得吃,但中間經常吃玉米麵和地瓜麵。地瓜甜,小孩子都愛吃,因此農村常見到吃地瓜和地瓜麵。但是地瓜麵不容易粘合在一起,做熟了也經常會自己就碎成幾瓣。

包子蒸熟以後,姚大山正好出去玩回來。姚百斤對姚大山道:“先洗把手,等會再吃包子。”

姚大山應道:“知道了”此時的姚大山除了玩耍就是玩耍。

姚百斤疼愛姚大山,他說道:“大山你出去玩的時候一定不要去裂縫玩,那裏很妖異。後山也不要遠走。”

“我知道。”

裂縫是一條西麵的裂縫,那裏臨近一個叫地主墳的地方經常會出現一些奇怪的事情,久而久之大家也都離那裏遠遠的,尤其是大人叮囑孩子,一定要遠離那裏。

卻說地瓜麵的包子不容易拾,有經驗的人都是等一等,等到包子冷了再拾,那樣會結實一點,如果熱的時候拾就會拾碎了。

姚百斤心急,拾了三個包子碎了一對半,於是姚百斤頓時就火冒三丈,生氣的將鍋裏麵的包子全掀翻在鍋裏,嘴裏還氣惱的罵道:“讓你們再碎,我看你們還能碎不?”

“大山,拿碗來,今天我們喝糊糊……”

姚大山小,大人做什麼他吃什麼,這糊糊一喝就是三天……

姚百斤是個急性子十裏八鄉都知道,他抽煙的時候打火機三次打不著,他一定會將打火機摔碎,然後再用石頭砸幾下以“泄心頭之恨”。自從把姚大山抱來了後,姚百斤的性子慢慢的被磨得沒了銳氣,急性子居然奇跡般的轉變了。周圍的人說起這件事都會豎起大拇指,這是偉大的父愛。

幾年姚大山上了學,也懂事了。這一天姚百斤去躉菜,姚大山等到大半夜也不見姚百斤回來,姚大山擔心,他打算去父親家,讓父親去找一找。

剛出院門就見到遠處的姚百斤推著自行車往回走,姚大山迎上去問道:“爸,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姚百斤對姚大山擺擺手卻沒說話,姚大山見姚百斤臉色發白,額頭還有汗漬就想問,可姚百斤一個勁對他擠眉弄眼,並且連連擺手示意姚大山不要說話。

雖然姚大山一肚子悶卻沒有再問什麼,回到家後姚百斤趕緊把門關上,小聲對姚大山道:“回家把香點上。”

姚百斤和姚萬斤弟兄二人家裏都供著一個神位,上麵寫著的是“萬法祖師三山九侯先生神位”,這個神位平時隻有初一和十五才會上香,今天姚百斤讓上香有點不同尋常。姚大山還是照做了。

上香後姚百斤又跪在神位前嘴裏嘰裏咕嚕的念了一大通姚大山聽不清的詞語,對此姚大山早已習以為常,早年的時候他爺爺姚清光更是如此。

吃飯的時候姚百斤今天破例倒上一杯酒,通常這個時候姚百斤一定有話講,姚大山已經準備好了靜聽姚百斤講“故事”。

姚百斤一口喝幹杯中酒,又倒上一杯這才說道:“大山你也不小了,有些事該讓你這知道了。”

姚大山一愣,今天姚百斤說的事情與以往不一樣。他的好奇心更大了,他想知道姚百斤要講些什麼事情。

隻聽姚百斤講到:“你知道今晚我為什麼回來這麼晚嗎?”

聯想到姚百斤之前的臉色,姚大山問道:“遇到劫路的了?”

姚百斤搖搖頭歎口氣道:“估計你也猜不到,今晚我又遇到了黃皮子聚會了。”

姚大山道:“我們老師說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神鬼,更不會有什麼黃皮子魅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