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紅砂手(1 / 2)

“紅砂手,又名紅砂掌、朱砂掌,是武林中的一門絕技。曆來隻憑師傳口授,精於此技者甚鮮。我的老師夏老先生,熟諳此術。為了不使這一絕技失傳,征得夏老師同意,介紹於下,以饗讀者。”

“紅砂手功法能使雙手力大無窮,有強筋健骨、流暢氣血、提高內髒功能、卻病延年的功效。相傳紅砂手武術家運內氣貫於手掌後,擊掌時會放出強大氣流,使對方造成內傷。剛打上時,對方沒有什麼感覺,但幾後,傷處就會出現朱紅色的手掌印,故有此名。”

林旭趴在床頭,看著手中書上的這段話,意動非常。

學武,是每一名少年都有的夢想。作為一名現年十四歲的少年,上了初中後很是啃了不少本在同學間流傳的武俠後,他對於練武的夢想,更是殷切。

常常幻想著自己就是武俠中的主角,手持三尺青鋒,行俠仗義、鏟奸除惡、扶危濟困。但也隻能止於幻想,他還是知道這是不現實的。以他這從就體弱多病的瘦身板,不被人欺負就已算是不錯,更何談助弱除強了。

但對於練武的這個念頭,他內心深處還是從不放棄。隻是可惜他這裏既不挨著嵩山少林寺,也不鄰著湖北武當山,方圓百裏都沒什麼武館拳師,讓他欲拜無門。

好在今日總算讓他尋得門路,有了個學習之處。也讓他內心中練武的這個念頭,一而不可收拾。

“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烀豬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麵;二十九,帖倒酉(即貼春聯);三十夜,守一宿。”

這是北方過年的年俗,今日正是農曆臘月二十五,掃塵土的日子。他將家裏麵牆壁上貼著的幾張掛曆畫摘下來,送往作為雜物間的東房時,在東房的一個紙箱子裏現了一些書。而在這堆書裏,他找到了幾本關於武術的書。

他拿著這些書問父親時,父親是他年輕時也迷過一陣兒練武,所以買了這麼些個書照著練練。隻是也沒有練出什麼成就,年紀大了也就放下了。這些書平常不看,也跟一些舊書一塊兒收了起來。

關於這一點,林旭以前也曾聽父親提過,隻是沒聽他提這些書。家裏還有把未開鋒的劍,也是父親年輕時喜歡武術買的。並不是現在老頭兒、老太太耍的那種軟軟的鐵片兒似的劍,而是全鋼打造的,有硬度、有韌性,隻是沒開鋒。相對於現在的林旭來,還挺重,單手拿起來很費勁,以他現在的身高也根本耍不開。

父親對於他要練武並沒什麼意見,隻是他有興趣就照著練練。也並沒什麼壞事,練不成多運動運動也能鍛煉鍛煉身體。倒是妹妹林彤很好奇地從他手中搶過書翻看,但顯然興趣不大,翻了一會兒又把書還給了他。

他也沒急著去看,先把書放到了一邊,等到將家裏裏外外打掃幹淨,將家具搬回擺好。又和父親、妹妹幫住在一個院裏的爺爺、奶奶掃了家,最後沒什麼事時才拿了書趴在自己床上仔細翻看。

林彤對此很高興,因為沒人跟她爭電視了。

林旭找到的書共有七本,兩本《氣功》雜誌,分別是198年的第一期與第二期;一本《乙組劍術圖解》,一本《乙組刀術圖解》,都是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還有一本《太極拳常識》和一本《三路華拳》,也都是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最後則是一本《拳經》,是津市古籍書店出版的。

而最特別的也是這本《拳經》,不但翻書的順序是古書的那種從左往右翻,連裏麵的書寫順序也是豎排的由左到右。就連字體也全部是繁體字,而且像是毛筆所寫,前麵的序為行書,目錄與正文為楷書。好多字他都不認識,尤其是前麵用行書所寫的序,隻能認得最後的落款是民國七年九月,是一個姓6的人寫的,至於6什麼,此人寫的潦草,他卻是認不得。而第一頁的“重印序”裏麵也了此書為民國七年上海大聲書局出版,最後一頁也寫明了是津市古籍書店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