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能“舞”——攝影、繪畫、文字及聲音,至少記錄一項。
◆雙腿要“動”——一定要能走路,最好也會跑、跳、爬;不能怕刮風下雨曬太陽,不能怕累、怕三天不能洗澡、怕上沒有門的廁所。
◆開口能說——語言能力強,走到哪兒都方便。
◆能吃——無論酸甜苦辣,怪味異味。千萬別比較:“我在家的時候……”否則你出來幹嗎?
從十三年前一直到今天,我的旅行經曆已經可以記錄成厚厚一大本筆記。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幾個國家和地區,我還去過日本、印尼、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士、摩洛哥、墨西哥、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巴拿馬、秘魯、土耳其,以及數十趟中國大陸,其中包括安徽、湖南、湖北及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寧波、上海、西安、北京、天津、重慶、桂林、昆明、大理、麗江、中甸、西雙版納、哈爾濱和大慶等省市。毫無疑問,我的旅行還會繼續下去。
我為什麼這麼愛旅行呢?理由其實是很簡單的,就是我希望自己多認識一點兒這個世界,就像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的一句話:“當我們愛這個世界,我們才住在這世界裏。”因此我希望自己不但能讀“萬卷書”,也能走“萬裏路”。
這是一個多彩多姿的世界,當你看得愈多,你的眼界和心胸就開放得愈大,愈能了解和包容世界上一切的人、事、物——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個世界並沒有絕對的“美”,絕對的“醜”,也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而且世界一直在變化——沒有什麼叫做“不可能”的事,就像我童年時的夢想——隻要你有耐心,有方向,而且具備足夠的勇氣,所有的不可能都有可能重現。
這本《長著翅膀遊英國》,可以說是我為小朋友寫的第一本“旅行筆記”。由於我在英國劍橋停留的時間較長,所以看到的、想到的東西,總是比“走馬觀花”要多那麼一點兒。
我為什麼會選擇英國劍橋呢?我想,大概是因為讀了許多前輩作家有關劍橋的種種描述,而產生的一些欽羨之情吧。更重要的是,當我第一次到歐洲旅行,第一次親臨劍橋,我的確深深震懾於這個大學城古典莊嚴的文化氣質。那時候我就在想,即使我不能到這兒讀書,至少可以來旅行吧!
所以一九九O年的夏天,我擬了一份為期三個半月的短期進修計劃給我服務的民生報社。結果,我不僅獲準假期,我的“老板”王效蘭女士,還提供了我“獎學金”。而我的家人除了實際上的物質讚助,在精神上也給予最多的支持。而這一年,雖然我的心情似乎停留在二十歲,而實際上,我已經四十二歲了耶!
劍橋三個半月,的確是我生命中最具挑戰性的一次生活經曆。我很高興自己不但平安地飛了出去,也平安地飛回了家。
我希望告訴這本書的小讀者,放開心懷,麵對世界,你才會更珍惜生命,更好地體會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是多麼美好。
世界是一本美麗的書,可是對於不能讀它的人,一點兒用處也沒有。讓我們一塊兒用心來讀這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