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98章折扇(1 / 2)

張氏的病,是狐惑病的一種。

“狐惑病”,出自《金匱要略》,是一種與肝脾腎濕熱內蘊有關的口、眼、肛、外|陰潰爛,並有神誌反應的綜合征。

後代的西醫稱“白塞氏綜合征”。

這病並不難治,就是濕熱毒邪浸淫營血、氣血運行失常,導致濕毒與瘀熱互結。《金匱要略》裏的“甘草瀉心湯”是主藥。

以甘草瀉心湯作為根本,根據病家的具體情況,做些刪減,讓藥效更好。

陳璟給張氏請脈,見她不僅僅是有濕毒,還有瘀血。

於是,陳璟在“甘草瀉心湯”的基礎上,添加了桃仁、紅花、赤芍藥,活血化瘀。

張氏的病,不算難症。

隻是她自己,從來不肯跟郎中說她的真實情況。她每次口腔上火潰爛,有時候藥也懶得吃。

以前窮,忍忍就過去了。

後來張氏發達了,對這病卻有了經驗。吃藥苦,起效慢,有時候還不如不吃,漸漸懶得管。發病的時候,自己難受,脾氣暴躁。

陳璟把這個藥方送給她,叮囑她如何用藥、如何煎藥,就告辭了。

“……太太,藥不能亂吃啊。”張氏拿了藥方,交給身邊貼身的丫鬟,讓她派人去抓藥、熬藥,丫鬟卻急了。

陳璟是下邢文定胳膊的人。

丫鬟們不清楚其中的緣故,打傷他們家少爺的人,自然是壞人。

陳璟又年輕。

太太居然相信他,丫鬟有點害怕。

張氏冷眸一睃:“去抓藥。”

丫鬟就不敢再勸了。

張氏之所以相信陳璟,除了陳璟接骨手法、不用診脈一口斷出她的病症,還有就是昨日明州來的那幾位大夫,都對陳璟頗為推崇。

其中一位姓龔的大夫,提到陳璟,與有榮焉。

說到陳璟陳央及,明州的大夫都知曉他的名諱。

這說明,陳璟的醫術高超,隻是在望縣名聲不顯罷了。

張氏願意喝陳璟開的藥。

——————

開了藥方,叮囑如何用藥,邢家那邊,陳璟就不再過問。

他每天提水、給楊之舟針灸、找房子,準備搬家。

日子很快就到了八月初十。

他大嫂和清筠,開始預備中秋的節禮。

“你回不回姚江過節?”李氏問李八郎,“若是回去,正巧替我送節禮,免得我額外雇人去送……”

李八郎想到幾個月前鬧的那些事,糟心得很,今年是不打算回去了,便道:“說了考取功名再回的!”

李八郎父親去世,母親整日誦經念佛,他跟著哥哥們過日子,心裏並不踏實,沒有家庭的歸屬感。

哥哥們都有小家庭,有兒女。逢年過節一起團聚。可團聚之後,兄長們各自回了小院子,隻有李八郎一個人,冷冷清清的。

他好似隻孤雁。

“那便不回了。”李氏也不勉強,“正巧,你陪著我們過節,大家熱鬧。”

七彎巷人丁稀薄,走一個人,會感覺很冷清。

李氏也舍不得他回去。

“……要不,過節歇歇,別讀書了,尋個地方打馬球去?”陳璟提議,“勞逸結合嘛。”

李八郎有點心動。

“好啊,哪裏有馬球場?”李八郎道。

陳璟也不知道。

不過,陳七肯定知曉。

“回頭我問問陳末人,他必然知曉。”陳璟笑道,轉而問李氏,“上次我從明州帶回來的扇子,你拿出來了嗎?”

他從明州回來,楊岱舟的孫子送了他一套折扇。

陳璟不用折扇,留著浪費。

正巧過中秋,給賀提父子、沈長玉兄弟都送一把,當做節禮,也順便感謝他們,為陳璟周旋。

“還沒……”李氏道。

上次陳璟帶回來的東西裏,十二萬兩銀票,讓李氏心驚了好幾天,現在都不太平靜,生怕被偷了。那些扇子,她忘到了腦後。

陳璟回來就去給楊之舟治病,而後又入獄,也沒想起來。

“拿出來吧,過節的時候,算作我的節禮。”陳璟笑道。

李氏頷首,進屋把那個盒子提出來。

盒子裏,一共放了十二把折扇。

每把扇子下麵,都墜著一塊通體透明的美玉,作為扇墜,價值不菲。

李八郎拿出一把,打開來瞧。

精骨扇翼,扇麵提了幾句詩,都是膾炙人口的唐詩。除了那扇墜,其他的顯得普通,不算什麼名貴的。

倏然,李八郎微愣,把扇子湊到陳璟跟前,指著扇麵上的題跋問陳璟:“這是不是陸玉川的字?”

陸玉川是當朝書法名家,先帝很欣賞他的字畫,現在的皇帝也喜歡,重金求取。而後,聽說在京裏,達官貴人們都以為收藏陸玉川的字畫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