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璟說要修改經方,吳先生和班先生震驚了。
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你們的方子有用嗎?”陳璟見兩位先生猶豫,秦六也疑惑看著他,他就問道。
這話,正中要害。
要是有用,早就治好了。
陳璟提議用拔罐出血退燒,已經有了點成效。
那麼,照他的方子改改,萬一有用呢?
兩位先生相視一眼,彼此就知道了對方的意思。
“六少爺,咱們的方子,雖說是經方,可吃了這麼多天,蘇管事的病也不見好轉,反而是越發厲害了。自古名醫,對症用藥,在經方上做添減的,大有人在。不如,往陳公子試試?”吳先生問秦六。
這事,最後還得需要秦六說了算。
秦六答應了,他們也少分責任。
“好。”秦六很痛快。
蘇泰幽幽醒過來,說明陳璟的建議是有用的。秦六知道,蘇泰很危急,隻能是每種法子都試試,不能瞻前顧後。
想將來做在家族裏有地位,做事就不能婆媽,需得有眼光,也需要有魄力。
秦六想,現在就是考驗他眼光和魄力的時候了。
所以,他痛快答應了。
陳璟微笑了下:“那我便班門弄斧了。”
秦六親自取過紙筆,給陳璟。
陳璟伏案,先寫了“白頭翁湯”的方子:白頭翁五錢、黃柏四錢、黃連二錢、秦皮四錢。陳璟又添了生地黃六錢、赤芍藥三錢、白芍藥三錢、金銀花四錢、連翹三錢、生甘草四錢,熬湯取汁服用。
他寫好之後,把方子交給了吳先生,解釋道:“我添了六味藥,都是清熱涼血、解毒的。蘇管事的熱毒太過於熾熱,熱濕鬱蒸腸道,迫使熱毒進入了血分,所以要多用清熱涼血的藥。”
這副藥,是非常寒涼的,甚至有點險峻。
吳先生拿到手裏一看,心想:“太寒涼了,此乃峻劑。這位年輕人,膽子很大,居然用這麼險峻之方,有點像越州的唐老先生。”
兩浙路的杏林界,尊唐老先生為首。
宗德堂也每年都請唐老先生給他們新製的藥把關。
彼此就很熟悉了。
況且,誰不知道唐老先生善用峻劑?
“陳公子,你這方子,有點唐老先生的風采,你可是師從唐老?”吳先生問。
班先生聽到唐老先生,不由一怔。
他倏然想起了某件事。
最近,每逢杏林人士積聚,總會說到明州的一樁案例。
聽說明州的楊岱舟老爺,中風高燒,危在旦夕,連唐老先生也沒有把握。後來,是位年輕人,用“安宮牛黃丸”治好了楊岱舟的病。
那段時間,總有人到宗德堂,問:“有沒有安宮牛黃丸”。
後來,大家都在說那位年輕人的名字。
唐老先生去宗德堂,也證實了這件事,他當時的確沒了法子,是那位年輕人將楊岱舟治好的。
“你……你是不是陳央及?”班先生倏然問,差點跳起來,他終於想起了那位年輕神醫的名字,陳央及。
眼前的這位公主也是姓陳。
他很激動,臉不由通紅。
他這麼一激動,秦六和吳先生都莫名其妙。
秦六不太關心這些事,吳先生卻有印象。
一提陳央及三個字,“安宮牛黃丸”、“唐老讚不絕口”、“治好了中風”等詞,一下子冒進了吳先生的腦海中。
“陳央及?”吳先生也驚愕看著陳璟。
“是,晚生望縣陳央及。”陳璟回答。
“陳央及,陳公子,怎麼了?”秦六知道陳璟的名姓。是他叫陳公子,吳先生和班先生才跟著叫陳公子的。
“原來是你,原來是你!”班先生得到了證實,激動不已,“唐老先生讚你乃杏林奇才,將來必成成就一番大業。還說你的安宮牛黃丸,有起死回生之效。你讓人去找牛黃,是不是要配製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秦六也怔住了。
秦六很清楚安宮牛黃丸。
宗德堂聞名江南,成為京裏的禦藥供奉,因為他們的藥多而且藥效好。可最近這段時間,就是八月份左右,總有郎中去宗德堂問,有沒有安宮牛黃丸。
一味郎中們急切想要的藥,甚至說它可以快速褪高燒,起死回生,說得像模像樣,像唐老先生也那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