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苦難——再苦也要笑一笑(1 / 3)

人在一生中,不可能都一帆風順,我們總要遇到許許多多的苦難和困難。苦難並不可怕,隻要我們能在苦難麵前笑一笑,我們就會發現,一切其實都很簡單。人隻有走過苦難的泥濘道路,才會到達成功這個輝煌的終點。

1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然而他更大的成就可能是在文學方麵。他的傳世佳作《嶽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廣為流傳,時常被人們引用。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範仲淹的求學過程是很艱苦的。他的父親在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病逝了,母親帶著他生活得十分艱苦。後來由於生活所迫,他的母親就改嫁了山東臨淄州長山縣一戶姓朱的人家。範仲淹也一度改從朱姓,取名朱說,在朱家長大。

範仲淹小的時候就被送到學堂念書。由於家裏的條件不好,他的生活十分艱苦,每天都隻煮一鍋粥,放涼後切成4塊,早晚各吃2塊。

範仲淹的生活條件雖然很艱苦,但是他卻沒有讓這些事情影響學習。他每天雖然吃得很少,但是很努力地看書,早起晚睡,學得很好,成為老師的得意門生。

範仲淹一個處得很好的同學看見他每天隻吃那麼一點東西,就提出要出錢讚助他,讓他吃得更好一點,但是卻被範仲淹婉言謝絕了。那個同學感到驚訝,問範仲淹為什麼。範仲淹正色道:“我非常感謝你的好意,但是恕我不能接受。我並不是喜歡過這種每天吃粥的生活,我也希望可以過好一些的生活,但是我已經過慣這種每天吃粥的日子了,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怕我到時候就吃不了苦了,所以我不能接受你的好意。”

後來,範仲淹繼續埋頭苦讀,終於成為北宋著名的宰相。

有的時候,苦難是上天給我們的一筆財富,那些沒有吃過苦的人,那些沒有經曆過磨難的人是很難取得巨大的成就的。

古語常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人隻有經曆過磨難,隻有吃過苦,才會有成就。

範仲淹幼年時的貧苦經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性格,也影響了他日後的文風和政治方針。這些都是他日後不可缺少的東西,所以,上天在讓他受苦的同時也給了他一筆可貴的財富。

我們在麵對苦難的時候,不能怨天尤人,悲觀失望,要能夠想到,苦難也是一筆財富,麵對苦難的時候也要笑一笑,上天今天讓你遭受這樣的苦難,日後也會讓你得到加倍的成功。

2玉不琢不成器

西漢末年,皇位被奸臣王莽所篡奪,由於王莽不能很好地管理國家,國家亂得一團糟,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後來的東漢光武帝劉秀就在這些起義的人當中。

當時,義軍聯合起來,推劉玄為帝。

但是當時,劉秀和他的哥哥劉伯升漸漸在軍隊中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才智,漸漸得到士兵們的愛戴。特別是在昆陽一戰中,劉秀臨危不亂,以少勝多,兄弟倆的威望更高了。

於是,劉玄感到了一種威脅。

這個時候,就有人在劉玄的麵前進讒言,對劉玄說:“大王,劉秀兄弟倆才識過人,而且屢立戰功,勢力越來越大,威望也越來越高,他們兩個必然不是池中之物,此時不除,就一定會成為將來的禍患,會威脅到大王您的地位啊!”

劉玄覺得這個人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便找借口殺掉了劉秀的哥哥劉伯升。

劉秀那時在昆陽,他聽到哥哥的死訊以後十分傷心,但是卻不敢表現出來。因為他從哥哥的死已經看出劉玄對他們兄弟兩個起了疑心,於是就把滿腹的悲痛隱藏在自己的心中。

劉秀想到了逃跑,但是很不甘心,因為逃跑之後雖然自己的身家性命會保住,但是自己和哥哥這麼多年來的辛苦就付之東流了,哥哥的仇也就不能報了。劉秀決定效仿孫臏裝瘋,然後找機會報仇。

於是,劉秀在接到劉玄的命令之後立即回了宛城,叩見皇帝劉玄。一到殿上,他立即就很卑微地跪下給劉玄請罪,然後對劉玄哭訴道:“大王!我們兄弟沒有聽從您的意見,真是罪該萬死啊!”

劉玄看到劉秀這麼卑微地跪在自己麵前,就覺得心裏平衡了很多,然後又想到自己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殺死了劉秀的哥哥劉伯升,覺得挺對不起他們兄弟倆的,於是就沒有對劉秀再動殺心。

劉秀走了以後,劉玄的那個謀臣十分惋惜,告訴劉玄說劉秀日後必反,勸劉玄立即殺了劉秀以絕後患。

但是劉玄這個時候卻猶豫了,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殺劉秀。於是,他派人監視著劉秀。

一些劉秀的舊部知道劉秀回了宛城,紛紛去看他,說到劉伯升的時候,就說了一些過激的話,結果劉秀大聲地訓斥了自己的部下。

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劉秀連哥哥的喪禮都沒有去參加,而且在臉上不敢露出一點兒悲痛的表情,每天都吃喝玩樂,和劉玄說話的時候也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劉玄對劉秀的表現很滿意,慢慢地就徹底放棄了殺死他的想法,甚至連監視他的人都撤了回來。

劉秀發現劉玄對他放鬆警惕了,便拉著自己的隊伍離開了劉玄,並最終取得了勝利,成為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

曆史上,那些能夠取得驚人成就的人,都是受過一些苦難的人。所謂“玉不琢不成器”,隻有經曆過苦難的磨礪,一個人才能更加接近成功,才能取得令人驚歎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