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哲學家漫步於田野中,發現水田當中新插的秧苗竟排列如此整齊,猶如用尺量過一樣。他不禁好奇地問田中老農,是如何辦到的。
老農忙著插秧,頭也不抬,要他自己插插看。哲學家卷起褲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結果竟是參差不齊,慘不忍睹。他再次請教老農,老農告訴他,在彎腰插秧時,眼光要盯住一樣東西。
哲學家照做,不料這次插好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彎曲的弧線。
老農問他:“你是否盯住了一樣東西?”
“是啊,我盯住了那邊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個大目標啊!”
“水牛邊走邊吃草,而你插的秧苗也跟著移動,你想這個弧形是怎麼來的?”
哲學家恍然大悟,這次,他選定了遠處的一棵大樹,果然插出來的秧苗非常的直。
老農並不比哲學家有智慧,但他懂得去比照目標做事。
雕琢自己心中的美人
一個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塊還沒有成型的大理石,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著他。
不一會兒,雕像逐漸成形。頭部、肩膀、手臂、身軀,接著頭發、眼睛、鼻子、嘴巴……一個美麗的女人出現在麵前。
小男孩萬分驚訝地問雕刻家:“你怎麼知道她藏在裏邊的呢?”
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訴孩子:“石頭裏麵原本什麼也沒有,隻不過是我心中的女人用刻刀給搬到這裏來了。”
專注,才會所向披靡
古代的越國有位駕車高手,他駕起車來又快又穩。趙王拜他為師,向他學習駕車技術。沒過多久,趙王覺得自己學得差不多了,就要求和高手比一比。比賽時,一聲令下,兩人的馬車奮勇向前,結果高手贏了。
趙王很不服氣,要求互相換車再比,結果連比三次,趙王都輸了。
越王很不高興,認為高手留了一手。高手說:“我把技術全都教給您了。隻不過在比賽時,我一心一意注視馬車,而您卻一心一意想著輸贏,跑快了怕我趕上,跑慢了就想追上我,心神不集中,怎能不輸呢?”
石像的故事
山裏人有一尊巨大的石像,石像麵朝下躺在門前的泥地裏,他毫不理會。對於他來說,這不過是一塊石頭。
一天,一個城裏的學者經過他家,看到了石像,便問這個人能不能把石像賣給他。這個山裏人聽了哈哈大笑,十分懷疑地說:“你居然要買這塊又髒又臭的石頭,我一直為沒法搬開它而苦惱呢!”
“那我出一個銀元買走它。”學者說。山裏人很高興,因為他得到了一個銀元,又搬走了石頭,這使他的門前場地寬敞多了。
石像被學者設法運到了城裏。幾個月後,那個山裏人進城在大街閑逛,看見一間富麗堂皇的屋子前麵圍著一大群人,有一個人在高聲叫著:“快來看呀,來欣賞世界上最精美、最奇妙的雕像,隻要兩個銀元就夠了,這可是世界上頂尖的作品!”
於是,他付了兩個銀元走進屋子去,想要一睹為快。而事實上他所看到的正是他用一個銀元賣掉的那尊石像,可是他已無法認出這曾經屬於他的石像了。
呼喚太陽
一隻少年雄雞守候在奄奄一息的父親身旁。
“孩子,我已經不行了,”老雄雞說,“從今以後,每天早晨呼喚太陽的職責,要由你來承擔了。”
少年雄雞點點頭,傷心地注視著慢慢閉上了眼睛的父親。
第二天一早,少年雄雞飛上穀倉的屋頂。它臉朝東方,高高地挺立著。
“我必須設法發出最大的啼叫聲。”它昂起頭來,放開喉嚨啼叫。但是,它發出來的卻是一種缺乏力量的、時斷時續的喔喔聲。
這天太陽沒有升起,烏雲布滿天空,毛毛細雨下個不停。飼養場上的所有動物都氣壞了,跑來責怪少年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