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再現熱忱的魅力(1 / 1)

一個年輕人最讓人無法抵禦的魅力,就在於他滿腔的熱忱。

在擁有熱忱者的眼裏,未來隻有光明,沒有黑暗,即使會遇到險境,最終也可以轉危為安。他不知這世界上還有“失敗”這兩個字;他相信,人類曆史過程中所有的勞作,都是為了等待他的出現,等待他成為真善美的使者。

家人為了不讓少年韓德爾接受知識與音樂的熏陶,就禁止他觸摸樂器,也不給他提供上學的機會。可是,這一切終究是徒勞的。每次在半夜他就偷偷爬上一間秘密的閣樓,那裏有一架已經廢棄的古鋼琴,他就在那裏練習。少年馬巴赫為了抄錄他所看的書籍的內容,向周圍的人要一支蠟燭也被粗暴地拒絕,但這不能使他氣餒,他就借著月光抄錄,後來他親手抄錄的筆記被人搜走,他為了做枝畫筆,就把家裏的小貓偷偷騙出來,拔了貓身上的一些毛做畫筆。

傳說中弗利基亞國王戈爾迪專為未來亞洲的征服者打的那個難解的結,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能解開,直到馬其頓國王嚴曆山大憑難解的結,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能解開,直到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憑借他青春的熱忱,一劍斬斷。

英國教士、作家查爾斯·金斯利寫道:“人們總是麵帶微笑,看著青年人表現出的熱忱。每次他們自己曈裏回顧自己當初的這種熱忱,未嚐不帶有一絲遺憾和惋惜,但他們卻沒有意識到,這種熱忱之所以離他們而去,至少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自己。”

要知道,但丁的熱忱給世界帶來了怎樣的財富啊!丁尼生18歲寫出了他的處女作,19歲贏得了劍橋大學的金質獎章。英國作家羅斯金說:“不管是哪一種藝術,最傑出、最優美的作品都是出自熱忱的年輕人之手。”“幾乎一切英雄壯舉都出自年輕人。”這是英國政治家迪斯雷利的話。“世上的一切,都在上帝的統治之下,都在熱忱的年輕人手上。”美國政治家特朗布爾博士如是說。

滿懷熱忱的人總是熱情洋溢,他麵對朝陽,影子留在了身後。年輕人聽任心靈的支配,而成年人則受大腦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