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雕?”
肖宇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無知,“鏤雕怎麼講?跟浮雕有什麼區別嗎?”
金龍學過雕刻,被提問便科普道,“鏤雕是一種雕塑形式。即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其背景部分,進而在木、石、象牙、玉、陶瓷體等可以用來雕刻的材料上透雕出各種圖案、花紋的一種技法。鏤雕比起浮雕,更有難度。需要工匠師有極高的手藝才可以完成對於原料的雕刻。在象牙上鏤雕難度算很大了,卻還有一種鏤雕更有挑戰性,那就是鏤空核桃。我在小時候跟隨師父學習雕刻技藝的時候,就嚐試對一個核桃進行鏤空。但植物上果核的紋理往往會阻礙你藝術的發揮,這就需要你仔細的揣摩,這樣才能刻畫出你想要的形象。”
“我懂了。”肖宇剛才的怨氣一掃而空,認真道。
“所以,工藝在鼻煙壺當中很重要。在鼻煙壺上有運用鏤雕的工藝手法,而另外一種技藝“內畫”在鼻煙壺上也有最大發揮。”
講到內畫,肖宇起了興致,“這個我懂,內畫是中國一種特有的傳統工藝,它的產生與高度透明玻璃的煉製、掏膛技術的成功是分不開的。內畫的畫法是以特製的變形細筆,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手繪出細致入微的畫麵。我見過內畫的鼻煙壺。”
“哦,那你知道內畫藝術的四大流派嗎?”金龍對肖宇吃驚道。
“好像是分為京、冀、魯、粵四大流派。”肖宇沉思後道。“好像鼻煙壺四派均起源於北#京,所以京派的曆史最為久遠。作為中國明清兩代的王朝皇都,北#京也是內畫鼻煙壺的發祥地,內畫畫工們通常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漸地形成詩書畫印並茂的京派藝術風格。”
“不錯。”李逸風對肖宇也刮目相看了。
前段時間,李逸風一直覺得這個肖宇不學無術,總是工於心計地討好金龍和蔡世達,想要以此來保住自己在古巷齋的位置。
但今天,從肖宇挑釁王鼎,到對這鼻煙壺淺嚐輒止的了解,都說明肖宇是進步了。
金龍很滿意,頓時對肖宇就表現出了好感和認同。“你說的很對,京派是最早的藝術流派,魯派的源起是因為山#東博#山籍的內畫藝術師畢九榮從北#京回到博#山後發展起來的。魯派最有特色的是能夠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煙盒的內壁上作畫,而冀派也是如此,其融多種藝術於一身。精巧別致,百賞不厭,由於體積小,便於攜帶和收藏,贏得世人喜愛。最後的粵派是一個年輕的派係,它以豔麗的色彩和裝飾風格著稱於世,代表人物是吳鬆齡。”
金龍一吐為快,肖宇和王鼎漲了不少見識。但此時在檀木沙發那邊卻傳來沐天藍冷冷的聲音。
“我說,你們是鑒賞鼻煙壺呢,還是在這科普鼻煙壺的知識呢?一個小小的鼻煙壺從拿過來到現在,還是沒說出個一二三來。”
金龍正意氣風發,豪情萬丈,沐天藍這一盆水潑過來,當即金龍就被嗆得紅了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