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382 牙雕(1 / 3)

“是啊,所以我說叫你來大金塔的嗎,這一下你不會覺得來這裏不如在賓館休息好了吧。”

“是啊,”王鼎連連點頭。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王鼎在緬甸地誌上看到有關於大金塔的描述時,心裏還是有些不屑一顧的,要說人為建築,中國的故宮那才代表著古代建築的最高水平,可是,再看到這大金塔之後,王鼎心中一驚,才知道,自己以前有點妄自尊大了,這座大金塔,的確值得緬甸人驕傲和自豪的。

說一下,這大金塔是依山而建,王鼎在門口花了三美元買了一本介紹大金塔的彩頁,這上麵有中英和緬甸三種文字,詳細的介紹了大金塔的曆史,還有許多神話故事。

傳說是由一對遇見佛祖的商人兄弟開始——他們收到了佛祖的八根頭發,準備送到緬甸供奉。該對兄弟到了緬甸,在當地國王的幫助下找到供奉不少佛祖寶物的聖山。

當該八根佛祖毛發在兩人的金匣子取出供奉時,有些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從發絲散發出來的光穿透天堂地獄,使盲的能見,聾的能聽,啞的能說得清楚,十分神奇。

而且天降旱雷,地動山搖,連須彌山也受到影響,寶石像雨般從天而降,深度達至膝下而止,在喜馬拉雅山上的樹,即使不在開花的季節中也紛紛開花結果了。

這些當然都是傳說,不過在大金塔內,的確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的拐杖,正等覺金寂佛的淨水器,迦葉佛的衣袍,另外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這些遺物,每天都受到無數虔誠佛教徒的跪拜和香火。

走進山門就可以看到那巨大的塔基,塔基周長433米,周圍有由木石建成,風格各異的64座小塔和4座中塔,塔有四個入口皆有石獅把守,而在入口後則有一連串的梯級直達至山上的平台。

塔的四周掛著1。5萬多個金、銀鈴鐺,風吹鈴響,清脆悅耳,聲傳四方。

大金塔東南西北都有大門,門前有與中國寺廟前常有的守門獅子一樣,各有一對高大的石獅。

門內有長廊式的石階可登至塔頂,階梯兩旁擺滿商攤,有用木、竹、骨、象牙等雕刻的佛像和人像,有供佛用的香、燭、鮮花,還有各種緬甸的風味小吃。

王鼎和畢月,現在的位置是站在金塔南大門的入口處,在大門兩側,有著一對獅麵人身像把守,王鼎不知道這據傳是兩千五百年前的建築,和埃及的金字塔,是否有著什麼神秘的聯係。

在工作人員的提示下,王鼎和畢月脫去鞋子,進入到了大金塔,在一連串梯級上麵,有著佛陀的像,而塔底是由磚塊砌成,並覆上金塊,這些都是純金製成的真正的金磚,是由緬甸上下各階層的佛教徒們捐贈出來的,塔內伏筆上的壁龕裏,則供奉著形態不一的玉石佛像。

走在金塔中,不時有穿著僧侶赤著腳從身邊走過,雖然這金塔極盡奢侈,但是人站在裏麵,王鼎隻感覺心境從所未有的祥和寧靜,心頭那層世間煩擾,似乎都沒有了。

圍著大金塔走了一圈之後,王鼎和畢月又參觀了幾位佛主遺物,此時已經是豔陽高照,不過適應了一下,這會卻是沒有感覺那麼熱了。

大金塔的東南角,有一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印度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聖樹圃中移植而來的,在菩提古樹的左方,還有有一座清光緒年間,由華僑捐款建造的名為“福惠宮”的中國廟宇。

這裏就要熱鬧了許多,很多商販在地上擺賣著紀念品以及一些古玩錢幣,那極具中國特色的高堂廟宇,加上小商販摻雜著中文的叫賣聲,給王鼎的感覺,像是來到國內古玩市場一般。

“王鼎,這應該就是這邊的古玩市場了,咱們看看去。”

“好的。”王鼎每去一個地方都會對這的古玩很感興趣,緬甸的古玩王鼎沒有見識過,自然想知道一下。

不過這裏的攤位跟國內的還不太一樣,擺的大多都是人物或者佛像雕刻,用料不外乎就是象牙和木頭。

“幾位來我這看看吧,都是正宗的象牙、竹子、老木根雕,如假包換……”

當王鼎走到一個攤位前時,那攤主熱情地搭腔道。

他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叫王鼎倒是一驚,“兄弟,你漢語說得不錯啊。”

王鼎知道緬甸人有很多會說漢語不假,但是明顯能聽出語言中的生澀,而這個看上去三十多歲中年人純熟的普通話,顯示出他的身份,絕對是華人無疑。

他的攤位上物品的品種,相對來說就比較豐富一點,除了那些木頭象牙骨頭等物雕刻的佛像之外,還有竹編手工的花瓶等物,當然,隻是裝飾品,盛不得水的,製作的相當精致,另外還有藤製品、綴滿亮片色彩豔麗的沙籠,極具緬甸特色。

“還成吧,我是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