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慕靠過來,挽住楊芸手的那一刻,大量的信息紛湧踏來。楊芸來不及整理這些信息,隻得先暫時壓下,盡快回來。
可偏偏楊慕在身邊,隻能陪著她演戲。對,楊芸在看見楊慕第一眼的時候,就知道,她對自己不懷好意。可楊芸並不太在意,她認為隻要按照楊二小姐平時的沉默寡言,又識時務的性格,便能輕鬆的過下去。可,這段才湧入她腦海中的記憶讓她知道,就是她避著楊慕,楊慕也不會善罷甘休的。
楊芸仔細梳理著這部劇的情節,沒錯,這是一部劇,《嫡女複仇記》。
楊慕身為楊府的大小姐,自幼受盡父母寵愛。她有一個胞妹,但因克死了楊府的大少爺,父母都不待見她這個胞妹。受父母影響,楊慕也一直覺的這個胞妹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但是無論怎麼樣,楊芸都是比不上自己的。
可這個結論,楊慕從小就有了,可是一切在楊慕嫁人之後被徹底推翻了。
楊慕的夫君,是振國大將軍的小兒子。振國大將軍這個小兒子,和振國大將軍不一樣,是當朝探花郎。而這個探花郎在一次去慶安寺踏青後,對楊府小姐一見鍾情,央著他母親尋媒人去說親。
振國夫人寵愛小兒子,也知道這個兒子不管做什麼事,都是心中有數的,必定是楊家小姐有什麼出彩的地方,才讓兒子一見鍾情。
楊致遠翰林學士,正三品,文官,還清貴非常。而自家夫君是正二品,且兒子是探花郎,與楊府結親,不僅對兒子的官途有好處,對自家夫君的官途也是有好處的。
稍一琢磨,振國夫人心裏就有底了。然後又是拜訪楊府,親看楊府小姐的教養,又是找人相問楊府小姐的習性,很快,便托人上門提親。楊致遠稍一想,也就同意了,楊府大小姐的親就這樣定下了。
對楊府大小姐來說,這悲劇的一生就這樣來臨了。
楊慕嫁過去之後,與夫君相敬如賓,雖不似別家的貌合神離,沒有婆母塞的小妾、通房。但楊大小姐總覺的不對勁,總覺得夫君心中好像是有人的。
一個偶然踏入夫君外書房的機會,使得楊大小姐的猜測終於證實。她夫君念念不忘的不是別人,正是她家嫡親的同胞妹妹。彼時她那個妹妹都已經嫁人了,而自己夫君的外書房的櫃子裏,卻滿是楊芸的畫像。
而給楊慕毀滅打擊的是她發現夫君當年想娶的貌似也並不是她,而是她的妹妹。因為她發現了她及笄前與妹妹和去慶安寺遊玩的畫像,旁的幾個人都是一筆掠過,包括她自己,可是她的妹妹楊芸,卻在她夫君的筆下沉靜溫婉,且楚楚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