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黑色的光嗎?這個問題很奇怪,如果你去問任何一個物理老師,可以得到這樣的回答:“黑色僅是物體吸收所有光線後,人眼得不到光的信息而產生的。”黑色是物體吸收所有的可見光所表現出來的顏色。所謂的“黑光”,其實就是物體反射光弱。人的眼睛能看見的光波波長為390nm~760nm,從波長較長到波長較短,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如果我們看見的光都是單一波長的光,那麼,它一定是以上顏色中的一種。
而如果我們同時看到了來自同一個點的兩種以上不同波長的光(特別注意,要同一個點發出的兩種以上的光才行),我們的眼睛或神經係統就會感覺看到了另外的顏色。例如同時看到紅色和綠色,我們就認為那是黃色;如果同時看到紅色和藍色,我們會感覺看到了紫色;如果同時看到綠色和和藍色,則感覺看到青色;如果同時看到紅色和黃色,則感覺看到橙色;如果我們同時看到紅、綠、藍三種顏色,則我們的感覺就是白色;如果同時看到前麵所說的七種顏色,也會感覺看到白色;如果七種顏色都有,但是紅色、橙色、黃色部分的亮度更亮一些,則我們看到的是暖白色,而如果青色、藍色、紫色部分亮一些,則看到的是冷白色。如果我們什麼光都沒看到,則我們感覺那是黑色。
但是真正什麼光也沒有的場合,除了漆黑的夜晚或黑屋子裏以外都是很少的。那麼,我們還會在什麼場合下看到黑色呢?當我們看到一個物體,從它發出的光(包括它自己發出的或反射的)很微弱,比周圍物體發出的都微弱,我們就會覺得這個東西比較黑。那麼為什麼還會有東西又黑又亮呢?這涉及物體的微觀結構。當一個物體本身是黑色(反光能力比較弱),但是它的表麵很光滑,光線在上麵會發生鏡麵反射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它很亮,因為雖然它反光很弱,但是它的反光集中到一個方向,當我們正好在那個方向看它時,就會覺得它很白很亮。但是這隻是它的一個小塊區域的光反射到我們眼睛,而反射光沒有進入我們眼睛的區域,它又是黑的。於是,我們對這個物體的總體感覺是又黑又亮。如果一個物體由很多細微顆粒組成,其中一些是白色,另外一些是黑色,那麼,我們看見這個物體就是灰色。如果其中一些是紅色,另外一些是黑色,那麼,我們就會看到這個物體是醬紅色。
總之,顏色是宏觀物質所固有的屬性,所有的宏觀物質都有這種屬性,如果物質反射或投射的光正好是可見光,我們可能會發現它是白色或彩色,但是如果它什麼光都不反射,或者隻反射可見光波段以外的波長,則這個物體在我們看來就是黑色的。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一種光學現象,指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麵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
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麵內(反射光線在入射光線合法想做決定的平麵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經過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