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曾讀過意大利的大旅行家馬可·波羅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他被書中所述的豐富多采的見聞深深迷住了,尤其對其中描述的香料之國印度和黃金之國日本向往不已。他的心底深處便蘊藏了一個強烈而熾熱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他能夠找尋到這個神秘、美麗,充滿誘惑的地方。
雖然哥倫布有誌於出海探險,以尋求夢想中的香料國印度和黃金國日本,可苦於自己家境貧寒,沒有錢讓他實現自己冒險的理想。35歲的哥倫布漂泊到葡萄牙的裏斯本,他知道這兒很盛行探險航海,他在盼望著能尋到資助自己航海探險的人。在那兒,他和出身望族的姑娘結了婚,但他的妻子並沒得到已故父親的遺產,因此他們的生活過得並不富裕。所幸的是,他妻子的父親生前是一名有才幹的航海家,哥倫布因此獲得了他已故嶽父留下的海圖、航海日誌和一些有關航海的記錄。平日裏,哥倫布便靠繪製地圖和海圖來度日,並繼續遊說能讚助自己出海探險的支援者。許多人都認為他不是瘋子就是投機分子,因為當時地球是圓形的說法並不為一般人所相信,大家都認為這世界是平的,也有學者倡導說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繞太空而旋轉。由於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發表的地球繞太陽旋轉的論斷是在哥倫布死後的40年,難怪那時候的人們對哥倫布的話不加采信,不認為他從大西洋一直往西走,就能到達那盛產香料和黃金的國家。
葡萄牙、意大利的熱那亞和威尼斯以及英國都沒有人願意資助他。正當哥倫布倍嚐失意的痛苦滋味時,他的妻子也因病去世。失去精神支柱的哥倫布決定帶著年幼的孩子到西班牙去碰碰運氣。已經50多歲且幾乎淪為叫化子的哥倫布意誌堅定,無數次地找政府的高官、貴族和高僧們講述他的夢想和計劃。當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獲悉哥倫布的探險目的,不隻為獲得東洋的香料、黃金和寶石,還能把基督教傳播到東洋的異教徒之間,為全人類的共同幸福而努力時,她被感動了,並勸說斐迪南國王支持哥倫布完成到東洋探險的心願。
雖然西班牙國王讚賞他的理想和勇氣,並答應賜給他船隻,讓他去從事這種冒險的工作,但為難的是,水手們都怕死,沒人願意跟隨他去。不得已,哥倫布鼓起勇氣跑到海濱,捉住了幾位水手,先向他們哀求,接著是勸告,最後甚至運用恫嚇手段。除此之外,他請求國王釋放了獄中的死囚,允許他們參與探險,如果冒險成功,就可以免罪以恢複自由。最後,哥倫布終於組織成三隻自己的船隊,準備了幾個月後,在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著自己的88個船員從西班牙的巴羅斯港啟航,向大西洋進發。
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四周依然是除茫茫的大海外一無所有,本來就恐懼有餘信心不足的船員們更加不安起來,恐懼和煩燥的氣氛籠罩著整個船隊。船員們組織起來,一起勸說哥倫布返航,甚至有一位主謀者凶狠地放出口風,如果三天之內看不到大陸,就把哥倫布殺了,不然就立馬返航。所幸的是,三天即將結束的時候,也就是在1492年10月12日,他們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的探險成功了。當時哥倫布還以為他們到達的是印度東海岸的一個島,所以,他把這些人稱為印第安人(印度人)。這就是現在美國印第安人的名字的由來。哥倫布繼續向前航行,陸續發現了幾個島國,但他在這次旅行中並沒有感受到《馬可·波羅遊記》中所描寫的東方景色,也沒有找到遍地的黃金和香料,他感受到的除了新奇的動植物和奇怪的語言外,更多的是神秘。他返回西班牙後,受到國王的嘉獎。此後,他又向西航行了三次。
雖然哥倫布探險成功了,但是在“新大陸”所創立的殖民地卻給他帶來了痛苦、失望和災難。首先是殖民地帶的人都被印第安人殺害了,其次是殖民地的總督由於嫉妒哥倫布,故意控告他貪財失職,把各種罪名都推到他身上,把他拘捕起來送回了西班牙。當然,他一到西班牙就被釋放了,但由此帶給他的憤怒和傷心,足以使他灰心喪氣和感歎無窮。當時,曾有不懷好意的貴族嫉妒哥倫布的成功,挑釁說:“什麼新大陸長新大陸短,值得大家這麼談論不休,發現新大陸也並不是多麼偉大的事業,這樣的事,誰都能做到,沒什麼大不了的。”哥倫布聽後不動聲色,從容地拿起餐桌上的雞蛋問:“哪一位能把這雞蛋的尖端朝下,叫它豎立起來?”許多人都不服氣地過來擺弄雞蛋,卻沒有一個人能讓雞蛋豎起來的,最後,哥倫布拿起雞蛋在桌子上輕輕一碰,雞蛋竟動也不動地豎起來了。“原來是這樣簡單,那誰不會做呢?”剛才那貴族嘲笑道。“是的,我也相信誰都會做,可是,問題是因為我開頭這樣做了,所以你才知道這樣做的。”眾人為哥倫布的機智和用意所感動,都拍手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