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回答說:‘問得好呀!天子到諸侯國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視各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諸侯去朝見天子叫述職。述職就是報告在他職責內的工作的意思。沒有不和工作有關係的。春天裏巡視耕種情況,對糧食不夠吃的給予補助;秋天裏巡視收獲情況,對歉收的給予補助。夏朝的諺語說:“我王不出來遊曆,我怎麼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來巡視,我怎麼能得到賞賜?一遊曆一巡視,足以作為諸侯的法度。”現在可不是這樣了,國君一出遊就興師動眾,索取糧食。饑餓的人得不到糧食補助,勞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側目而視,怨聲載道,違法亂記的事情也就做出來了。這種出遊違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樣浪費。真是流連荒亡,連諸侯們都為此而憂慮。什麼叫流連荒亡呢?從上遊向下遊的遊玩樂而忘返叫做流;從下遊向上遊的遊玩樂而忘返叫做連;打獵不知厭倦叫做荒;嗜酒不加節製叫做亡。古代聖賢君王既無流連的享樂,也無荒亡的行為。至於大王您的行為,隻有您自己選擇了。’
“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非常高興,先在都城內作了充分的準備,然後駐紮在郊外,打開倉庫賑濟貧困的人。又召集樂官說:‘給我創作一些君臣同樂的樂曲!’這就是《徴招》、《角招》。其中的歌詞說:‘畜君有什麼不對呢?’‘畜君’,就是熱愛國君的意思。”孟子,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所以孟子的憂樂觀是群體主義憂樂觀,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民本主義思想。孟子還說,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範仲淹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是民本思想。
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範仲淹發揮孟子憂人的思想,在《嶽陽樓記》中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樂觀。但是這裏孟子強調的是王,而仲淹強調的是士。戰國時齊國的離宮名。故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趙岐注:“雪宮,離宮之名也。宮中有苑囿台池之飾,禽獸之饒。”南朝宋謝惠連《雪賦》:“臣聞雪宮建於東國,雪山峙於西域。”唐羅鄴《覽陳丕卷》詩:“雪宮詞客燕宮遊,一軸煙花象外搜。”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雪宮中學,便是以齊國離宮命名,舊址就在學校附近所以計劃派出使者與羅馬帝國取得聯係,從希臘雅典人那裏獲得某種動力,換句話說,齊孟想要在七國境內施行城邦製度。
單純依靠想象推理是不可能完成這場大變革的,所以齊孟決定親自到地中海一帶。
從臨淄到地中海,至少也有一萬多裏路程。
萬裏之遙,隻有意誌堅定者才能到達,囚徒倒是理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