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44)(1 / 2)

隨著一氣應四氣的玉仙師忽而倍感輕鬆,相較之下重耀四道真氣雖威力無雙卻難以持久,而玉仙師自場間萃取卻取之不歇。重耀明白自己處境頓放棄了外氣,轉而專精三分陰陽。一氣下的玉仙師竹勢銳利精細,一氣動四方之態之神韻端穩而磅礴。但內勢上重耀仍高於玉仙師,三分陰陽下所變化控製的竹勢更多更廣。玉仙師一氣雖強,威勢暫不敵三分陰陽。重耀亦明白拖得越久自身真氣將會消耗殆盡,師哥卻蓄勢將越戰越勇。重耀不再猶豫,陡然淩空而起,身形犀利而進,竹勢為之一變,三分陰陽聚合九路竹勢,如皓龍出海,九九點落,透其一點,正是秋風掃落葉之勢。

玉仙師陡然遇到變招已知不妙,師弟攻勢看似簡單,聚萬鈞於九路,九點竹勢一點方位究竟如何他無法把握。頃刻間,秋風掃落葉如颶風過境,三分陰陽三道真氣化為九路九點同時而至,玉仙師引導竹勢一一拆解,恍然才發覺九路九點如竹籃滲水透過竹勢向自己襲來。玉仙師暗暗震驚,這勢透之招何其精純難練,師弟竟然修習至如此地步。透視之招在於逆運真氣進而與對方真氣相融,從而達到勢道不減攻擊本體之招。這其中最難掌握的正是真氣逆運之後的真氣逆行,氣血反衝,運功之人竟要掌握脈絡,亦要控製精準不差絲毫,同時分勢選點,保證各路強過敵方內勁抵消對方拆解時的內勁,並控製力道不散,方能達到連擊製敵之能。

武學之道學無止境,偏偏重耀練成了,全神貫注之時,玉仙師再無能力抵擋這些竹勢內勁,亦無法瞧出每路竹勢點位,隻得猛提真氣,六路竹勢放棄大半,餘勢聚合於三處,三道先天罡氣罡牆驟然呈現。頃刻間砰砰之聲不絕於耳,九路九點接連射向罡牆,傳出連續不斷的空氣悶憾之聲。玉仙師至此方才瞧出師弟點位所在,果然點點偏移,瞬發之招天下何人能一一化解?所幸玉仙師多年的仙宗根基沒落下,師弟此招開拓先河,天底下能接得住的不會超過十人,也同樣給了自己啟發。

勢透之招餘勁依舊內斂剛猛,玉仙師的三道罡牆接連破了兩道,最後一道時,玉仙師拚盡全力總算接下,餘勁下身形向後推移了足足三丈有餘。江湖對戰,退半步都是輸,何況三丈之遠,這一戰玉仙師輸了。

玉仙師抹了抹嘴角溢出的少許血跡,歎道:“恭喜你,師弟。”重耀道:“凡是你見過的武學,你有學不會的嗎?”玉仙師道:“你不也同樣。”重耀道:“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道真氣若成形我亦難拆解。”玉仙師道:“世間武學大多注重外勢的威力,內外之勢雖有認知,卻始終無所突破。你我能至如此化境,已算鳳毛麟角。”重耀道:“三月之後再戰吧,屆時也許你我都將不同。”玉仙師哈哈一笑,說道:“好,三月之後仍在此處。”重耀道:“武學之道隻在你我,但對仙宗,需你一個交代,因為你出現了。”玉仙師道:“待聖女承接衣缽,我會給仙宗一個交代。”重耀倏然轉身,說道:“無論千秋萬載,願你人心依舊。”玉仙師應道:“要我發誓嗎?”重耀沒有回應,眼眶卻濕潤了,即大步而行。

玉仙師忽而喚道:“等等。”重耀停下腳步,隻聽玉仙師念道:“聽百式唯我獨尊,獨步破日月。”重耀忍禁不住的思緒起浮,不再停留,留下背向而行的兩人。或許四十年不見,但這一戰將會讓二人的武學之道突飛猛進。這種同宗而習的對手,天地間除了師兄妹三人,再無人能達到這種武學上的契合。

縱橫派內。

三壇內亂漸愈平息。在橫網建製下,七壇建製的威脅對縱橫派來說雖大,卻傷不了根基。更多分壇主也開始認識到自己怨念驟起的衝動。其它四大總壇更上書譴責,討伐之聲愈重。縱橫派三壇內亂,一旦成事,以縱橫派的做法,七壇建製勢必重組,這將損害更多人的利益。更何況,在橫網建製下,謀反幾乎是不可能之事,縱橫派家的凝聚力是人心所向的結果。眾多分壇主皆開始上書請求重罰,有甚者竟然自殺以應。縱橫派掌門人姬奔月亦隻回應了忠心即甚,諸罪可免兩句。

但隨著張少英的政令送到,尾壇正壇主扶搖,心壇正壇主百裏鴻二人解職,意味著三壇內亂終止。接替扶搖心壇正壇主的是角羽,接替尾壇百裏鴻的是楊管家。這二人皆是男主人的親信,亦算男主人開始培植自身勢力的起點。偏偏接到解職政令的百裏鴻,扶搖二人皆以死謝罪,上書大談忠心為職之本分,算是給縱橫派這場內亂做了一個徹底的結束。張少英發出政令之前似乎都猜到了這樣的結局,以此推測當年康玉自殺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