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這個珍貴得信息,齊策不再遮掩,他出麵邀請孫林父嫡長子孫蒯宴飲,並把趙氏的貨物展示給他,孫林父長子奔波於晉,就想跟晉國權勢人物拉關係,齊策與孫蒯一拍即合,孫蒯立刻派‘家老’(一般指家中老臣,家老這個詞在當時也是剛剛出現的)親自護送第一批貨樣前往朝歌……
東郭離接著介紹:“(齊)策以為,我們無需派人跟著那商隊去,孫林父一定不敢欺瞞我們,而我們可以節省下寶貴的人手,與其他人聯絡。”
“定薑”是一種尊稱,意思是“衛定公的寶貝女人”。
衛定公與孫林父鬧矛盾的時候,定薑夫人勸解衛定公接受孫林父,以免觸怒霸主晉國,她這一行為給中國留下一個成語:“家有賢妻,夫無橫禍”。
定薑夫人很明智懂理識時務,這樣的人,受到衛國人的尊敬,而她說的這段話裏,帶有濃厚的預言大師味道……
趙武點點頭,舉手招呼師修,還有武士鮒、清、連、林虎:“走,我在院子裏悶了數個月,我們一起在城中轉轉。”
趙城確實改觀了,不光城市麵貌改觀,人的精神麵貌也大為改觀。原先趙氏飽受欺壓的年代裏,趙城人臉上堆著小心的笑容,似乎謹小慎微的,生怕一步路走錯,而如今趙城人臉上布滿了自信,許多人見到趙武,很自信隨和的打著招呼。
走了幾步,趙武轉身問東郭離:“我們的糧食夠吃嗎?”
東郭離搖頭:“似乎不夠,原本據我們測算,糧食足夠吃了,可主上要求對武士加大訓練量,隔三岔五讓武士一天吃上三頓飯,我們的糧食因此消耗的很快。現如今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實在令人發愁。”
趙武立刻回答:“可否再組織一次狩獵?”
“不可!”師修大叫:“春季正是萬物萌動的時候,在饑寒中熬了一個冬天的野獸,正準備下山飽食一頓,這些野獸經過一個冬天,早已身材瘦弱,本沒有什麼肉,再要獵殺它們,太不仁義——這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竭澤而漁’。”
師偃馬上岔開話題:“說到‘竭澤而漁’,我倒想到了燒陶行業,有範氏壓在頭上,我們燒陶業不可能有大發展,但危害已經出來了——這年冬天,許多人挖山取土,都把草木刨出根來,讓山丘光禿禿,今後還能種什麼?所以,我不讚成繼續在製陶上發展。
如今春暖花開了,我們的陶匠也研究了半年,而範氏正對我們的技藝虎視眈眈、垂涎欲滴,不如把陶匠全部轉讓給範氏,範氏家中有存糧,我們把陶匠轉讓出去,範氏一定很歡喜,在換糧的數目上,絕對會給我們優惠的。”
師偃這話,很有點“毒蛇纏腕,壯士斷臂”的味道。趙氏交出全部陶匠後,可以向範氏顯示自己沒有涉足陶業的野心,既拉攏了範氏,堅定了範氏同盟決心,也可以換來急需的糧食。
“就這麼辦”,趙武答應著。這時,一位小姑娘手裏舉著一種花向趙武跑來,清緊張的按著劍,鮒輕鬆的說:“沒關係,這是趙城的老人。”
那小姑娘年紀並不大,說她是“老人”,是因為春秋時代,“老”的意思是“長久”,是“世居”。它是名詞,也可以當名字使用,比如晉國現在有位“侯奄(後勤裝備部部長)”叫“張老”,“老”是他的名字。